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0篇
  免费   3056篇
  国内免费   1250篇
医药卫生   27376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62篇
  2023年   904篇
  2022年   1073篇
  2021年   1282篇
  2020年   1061篇
  2019年   1054篇
  2018年   500篇
  2017年   889篇
  2016年   913篇
  2015年   1048篇
  2014年   1484篇
  2013年   1402篇
  2012年   1664篇
  2011年   1741篇
  2010年   1298篇
  2009年   1242篇
  2008年   1190篇
  2007年   976篇
  2006年   980篇
  2005年   962篇
  2004年   949篇
  2003年   847篇
  2002年   609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548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老年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62例)和对照(61例)两组。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仙灵骨葆胶囊(持续用药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丹参注射液(持续用药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情况,以及VAS评分和血清b FGF及IGF-1在不同时间点水平变化,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显著增加,而椎体后凸Cobb角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血清b FGF、IGF-1水平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血清b FGF、IGF-1水平在治疗2周、4周、6周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可增强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可通过提高血清b FGF及IGF-1水平促进骨折修复,从而加快骨折愈合,降低疼痛。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例分析,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致伤因素,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老年髋部骨折住院病例570例,按照年龄、性别等对致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髋部骨折病例中男性167例(293%),女性403例(707%),平均年龄795岁(60~100岁)。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949%为低应力骨折,且随着年龄增长脆性骨折比例逐步升高;骨折地点随着年龄增高逐步由户外为主转为室内为主;患者在户外及室内客厅发生髋部骨折的时间段均以白天为主(8:00~20:00),卧室及卫生间发生髋部骨折的时间段均以晚上为主(20:00~6:00);髋部骨折地域不同,摔倒的主要原因亦有不同;570例患者中951%合并基础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比例也逐步升高;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得出,存在呼吸系统基础疾病、中重度营养不良以及患者基础疾病数量是髋部骨折后新发急性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致伤原因包括自身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医疗工作人员应做好预防摔倒宣教、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纠正骨质疏松,以期降低髋部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基于AMPK/m TOR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左、右归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sis,PMOP)大鼠成脂分化的调节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KB)、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左归丸组(ZGW)、右归丸组(YGW)、补佳乐组(BJL)。除KB、SHAM组外,其余大鼠均摘除双侧卵巢,SHAM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周围等量脂肪,灌胃12周。应用数字化全身骨密度仪检测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右侧股骨PPARγ、AMPK、m TORC1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右侧股骨PPARγ、C/EBPα、C/EBPβ蛋白的表达以及AMPKα、m TOR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左、右归丸能明显升高PMOP大鼠右侧股骨BMD(P0.01),降低大鼠股骨成脂相关mRNA与蛋白的表达(P0.01或P0.05),降低AMPK mRNA的表达与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升高m TORC1 mRNA的表达与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或P0.05);与ZGW组相比,YGW组PMOP大鼠右侧股骨BMD没有明显差异(P0.05),股骨成脂分化相关mRNA与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AMPK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m TORC1 mRNA的表达与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结论左、右归丸通过AMPK/m TOR通路改善了PMOP大鼠股骨成脂分化过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m TOR mRNA的表达与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索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培哚普利治疗3年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38例老年高血压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9)和对照组(n=69)。治疗组患者给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氯氨地平片治疗。治疗3年,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密度值(腰椎L_(1-4)及股骨粗隆、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的水平。结果治疗后3年后,两组BALP及腰椎L_(1-4)及股骨粗隆、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BMD水平显著升高,而CTX和TRAP水平显著降低(P0. 05);而治疗组治疗后BALP、s-CTX、TRAPL及腰椎L_(1-4)及股骨粗隆、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BMD水平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长期培哚普利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为特点,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逐渐上升,骨质疏松症在医学上和社会性的影响逐渐加深。人类骨质疏松症主要有糖皮质激素相关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及失用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几种类型。糖皮质激素相关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利用糖皮质激素诱导建立,其降低成骨细胞的活性、刺激破骨细胞,从而减少骨形成、增加骨吸收。利用去势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其原理是雌激素减少致使骨吸收增加、新骨形成降低,最终达到骨量减少的目的。雌激素受体α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但是阻碍成骨细胞功能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SAM-P6(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P6)是一种衰老加速的小鼠,骨丢失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适用于老年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失用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常见的建模方法有坐骨神经切除法、悬吊法等,机体长期处于无重力负荷状态,使得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加,导致骨量丢失。笔者就不同种类动物作为骨质疏松症研究模型的优缺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中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防己诺林碱对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去卵巢)组、阳性(雌二醇,E2)对照组、防己诺林碱组共4组,每组10只。连续腹腔给药7周后处死小鼠,取股骨及外周血清,通过ELISA法检测骨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 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及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通过Micro-CT评估各组小鼠骨组织微结构相关指标:骨小梁百分比(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骨小梁厚度(Tb.T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骨质疏松骨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包括TRAc 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以及降钙素受体(CTR)。结果与去卵巢模型组比较,防己诺林碱治疗组小鼠BV/TV、Tb.N、Tb.Th显著升高,Tb.Sp明显降低,骨代谢相关指标(TRAc P、CTX、NTX)显著降低,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c P、Cathepsin K、NFATc1以及CTR)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防己诺林碱对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有保护作用,有望为骨质疏松的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脂肪细胞因子(Adipocytokines)与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有关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脂联素、抵抗素)与PMOP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设定文献发表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月30日。以NOS评分量表严格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准确提取相关文献信息与数据,应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和制作漏斗图。结果共纳入14篇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094例研究对象,其中PMOP组615例,对照组4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MOP组瘦素含量低于对照组[MD=-1.58,95%CI(-3.05,-0.11),P=0.03],PMOP组脂联素含量高于对照组[MD=3.41,95%CI(0.84,5.99),P=0.009],PMOP组抵抗素含量高于对照组[MD=0.73,95%CI(0.24,1.21),P=0.003]。结论在绝经后女性中,瘦素低含量、脂联素和抵抗素高含量的人群存在PMOP的可能性更高,而基于瘦素低含量、脂联素高含量时反映BMI水平降低,从而推测绝经后女性BMI水平可能与PMOP发生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8.
大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程度,是实现早期诊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关于骨质疏松症认知评估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将以往骨质疏松症认知测评工具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发现相关工具的构建较少,主要见于国外,这些工具的维度主要涉及疾病基础情况、危险因素、预防、治疗等,国内研究甚少,且已有工具的信效度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18-06间收治的50例OVCF患者,均予以PKP治疗。手术前,术后第3天、1个月、12个月时分别采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变化等指标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症状改善及骨折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出现2例(4.00%)骨水泥轻度渗漏。未予特殊处理,后自行吸收。未发生椎弓根骨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术后第3天、1个月、12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神经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病例。结论 PKP治疗OVCF能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患者被压缩椎体的高度,有效缓解骨折疼痛程度,其并发症较少,应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00.
杭海峰  徐又佳 《中国骨伤》2020,33(10):954-959
目的:了解铁蓄积骨质疏松模型中凝血状态、微血栓、微血管床及骨密度的变化,探讨骨质疏松范畴铁蓄积对凝血功能、血管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24只6月龄雄性SPF级SD大鼠,体重(25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铁蓄积组,每组12只。铁蓄积组用枸橼酸铁(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90 mg/kg腹腔注射干预,对照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周2次,干预9周。干预完成后,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凝血功能、微血栓、血管密度及股骨远端骨小梁三维形态重建和空间结构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铁蓄积组血清铁蛋白(136.36±35.41)μg/L较对照组(68.44±16.86)μg/L显著升高,铁蓄积组骨密度(0.167±0.024)g/cm3较对照组(0.400±0.030)g/cm3显著下降;铁蓄积组的纤维蛋白原(2.03±0.13)g/L较对照组(1.78±0.46)g/L明显升高,D-二聚体含量(534.95±31.81)ng/ml较对照组(329.02±84.99)ng/ml明显增高(P<0.05),而凝血酶时间(39.64±2.18)s和凝血酶原时间(8.70±0.39)s较对照组(44.92±2.98)s、(9.44±0.49)s明显缩短(P<0.05);墨汁染色后,铁蓄积组的微血管密度(17.46±2.07)%较对照组(23.81±2.98)%明显缩小(P<0.05)。HE和MSB染色均显示铁蓄积大鼠骨髓中存在微血栓,同时在心肌中也存在微血栓。结论:在铁蓄积影响的骨质疏松模型中,铁蓄积对凝血功能有显著影响,血液相对呈高凝状态,骨血管床减少,骨髓中有微血栓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及微血栓的形成可能是铁蓄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