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55篇
  免费   1024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医药卫生   22128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691篇
  2022年   638篇
  2021年   733篇
  2020年   647篇
  2019年   618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582篇
  2016年   604篇
  2015年   656篇
  2014年   1293篇
  2013年   1153篇
  2012年   1281篇
  2011年   1258篇
  2010年   1125篇
  2009年   948篇
  2008年   1067篇
  2007年   927篇
  2006年   883篇
  2005年   961篇
  2004年   833篇
  2003年   698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543篇
  2000年   442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贴敷疗法对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合并呃逆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穴位疗法及穴位中药敷贴法。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组为73. 33%,相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治疗3 d、5 d、7 d后的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3. 67±0. 76)分、(1. 53±0. 51)分、(0. 40±0. 49)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0. 01);研究组不良作用发生率为3. 33%,低于对照组20.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44)。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敷贴方案操作简便,疗效快,副作用小,经济方便,患者接受度高,可显著改善中风后患者的呃逆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的34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后24 h内手术,16例)和常规组(发病后24~72 h手术,18例)。结果 早期组术后1个月死亡1例;常规组术后1个月死亡2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其余30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与常规组相比,早期组术后3、6个月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神经功能及脑灌注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早期组恢复良好率(60.0%,9/15)明显高于常规组(20.0%,3/15;P<0.05);两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无统计学差异(60.0% vs. 33.3%;P>0.05)。结论 对于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能够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354-356
目的探讨益肺平喘汤联合穴位贴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孟鲁司特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益肺平喘汤联合穴位贴治疗。比较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及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CP、EOS、IL-5、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平喘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气道炎症水平,激活并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开胸手术切口大、风险大、难度大,同时对患者的创伤也很大。患者手术后常常表现为烦躁不安、疼痛难忍,从而不利于有效咳嗽、排痰及呼吸功能的恢复,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科2005年通过对开胸患者术后联合用药,取得了满意止痛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开胸手术240例,其中男160例,女80例;食管癌手术150例,肺癌60例,贲门癌30例。年龄在35~72之间。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1.2方法A组,手术结束后,应用微量止痛泵(内加N.S100ml,吗啡50mg,氟哌利多5mg,以2ml/h速度持续泵入);B…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帕米磷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引起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6例确诊为骨转移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予静滴帕米磷酸二钠90mg;常规剂量组予静滴帕米磷酸二钠45mg,均为第1天和第2天连续给药。两组均每4周重复,共两次。结果大剂量组止痛效果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剂量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帕米磷酸二钠在止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剂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芦荟自古就被用作化妆品和药物添加剂,近来更受喜爱。虽应用广泛,但过敏反应罕有报道。作者用芦荟叶的油性提取物、来自整个植株的芦荟粉及浓缩的芦荟凝胶,对相继就诊的702例患者做斑贴试验。设计专门的问卷调查芦荟的使用、使用原因、使用部位、不良反应、患者职业、个人爱好及是否为遗传性过敏体质。患者均未对任一制剂发生任何反应。需对芦荟所含的两种成分加以鉴别:即芦荟叶皮含有的具有促进肠蠕动、潜在抗菌及抗癌特性的蒽醌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活血祛风、通络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头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川芎止痛汤治疗头痛25例。与阿司匹林治疗对照,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本方具有活血祛风,通络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7月以来运用穴位贴敷发泡,对32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方法:将轻粉、细辛、白芥子、斑螫共研细末用姜汁、二甲基亚砜调成稠糊状外敷特定穴位。结果:近期效果:临床控制270例,显效32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7.6%。远期效果:临床控制201例,显效82例,好转2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5.7%。结论:该疗法改变了传统的贴敷成分和护理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经济价廉,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穿琥宁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广泛用于多种细菌及病毒感染性疾病(包括咽喉炎、扁桃体炎、等有较多的报道。本文观察穿琥宁治疗7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口疮散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乳蛾1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如红  毕美芬 《新中医》2006,38(12):60-60
小儿乳蛾,临床一般以高热、咽痛、拒食、扁桃体肿大或伴脓点溃疡为主要表现。自2003年4月-2005年10月,笔者采用口疮散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乳蛾,取得较好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