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81篇
数理化   10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of Blu-ray disc optical pick-up (BD OPU), the optical system and the collimator lens desig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is paper designs an optical system and some lenses for the BD OPU, including collimator lens, beam shaping lens for laser beam shaping, and cylinder lens for signal detecting. In this OPU, we use a triplet lens to collimate the laser beam. At the same time, we build a series of assembly jigs to make sure that each lens can be put into the OPU basement properly. At last, we get the reading spot image and S-curve photo of OPU, which can be used to read Blu-ray disc (BD).  相似文献   
42.
强湍流效应下激光大气传输短曝光光斑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强湍流效应下激光大气传输焦平面短曝光光斑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强湍流效应下,焦平面短曝光光斑破碎成一系列的小光斑,这些破碎光斑的等效半径与爱里斑半径近似相等;接收器中心置于光轴轴心处,当接收孔径等于爱里斑直径时,接收的均值光强最大。  相似文献   
43.
(FD)~2TD计算金属表面场增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次利用依赖于频率的时域有限差分法(FD)2TD来计算隐失波激励下金属粒子表面的场增强。首先,利用(FD)2TD计算了三维球形银粒子的表面场增强,与国外文献[11]中用不同方法对此问题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较为相符,说明我们自己编写的(FD)2TD程序是可信的。然后,利用此程序计算了在全内反射条件下,处于介质板上纳米尺度边长的正三角形银粒子表面的场增强,给出了该正三角形银粒子三角端点存在场增强的所谓"热点"并给出了该处的场增强值随样品距离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44.
高功率激光系统中非线性“热像”强度可能达到光学元件损伤阀值,从而对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以往的非线性“热像”现象研究都是基于无限大平面光波背景,但实际系统中传输的是有限束宽光束.本文以高斯光束为例,基于无像差自聚焦理论分析了有限束宽光束的“热像”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高斯光束“热像”的强度与位置在光束腰斑较小时与平面光波情况有明显不同,但光束腰斑较衍射物大得多时,高斯光束可以近似当作平面光波处理.  相似文献   
45.
实验上发现了双环斑激光束在克尔介质中的光斑分裂效应。理论上,通过数值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发现当输入光斑功率超过100 kW/cm2时,产生光斑分裂和自聚焦效应,该阈值明显小于单环斑激光的自聚焦和光斑分裂阈值。我们认为是双环之间的耦合效应导致了这种结果,并给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6.
高功率脉冲激光对阶跃折射率多模光纤损伤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研究了激光点火系统中光纤端面损伤、光纤初始输入段损伤和光纤内部损伤机理。结果显示:端面损伤主要是由光纤端面的杂质和缺陷引起;光纤初始输入段损伤是由光束的初次反射造成光纤局部激光能量密度增大引起的;光纤内部体损伤主要由于激光自聚焦效应引起损伤和光纤受到的意外应力产生微小碎片,吸收激光能量,引起光纤局部损伤。给出了激光点火系统中提高光纤损伤阈值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光纤端面处理、设计合理的激光注入耦合装置。  相似文献   
47.
红外导引头成像光斑测试仪系统的球差对成像光斑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降低了光斑的能量集中度.通过对球差因素影响的研究,构造的调焦评价函数能更精确地分辨最佳像面,从而通过自动聚焦寻找最佳像面位置,是测试仪评价其光学系统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8.
The axial emitted bremsstrahlung spectra were measured on SECRAL(Superconducting ECR ion source with Advanced design in Lanzhou)using an HPGe detector.The spectral temperature T_(spe) was obtained from the linear fit of the spectra in the semi-log present.The evolution of T_(spe) with microwave power and magnetic field configuration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49.
两相颗粒多孔材料导热系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固-气两相颗粒多孔材料导热系数的预测,尚未见以实验数据对其各预测模型进行分析及验证其准确度的相关文献。本文利用断电热线法测定石英砂、碳化硅、工程沙以及煤灰的导热系数;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Kunii and Smith模型误差小;考虑孔隙率的影响,利用实测数据对Kunii and Smith模型进行修正,给出新的预测模型;通过与国外学者给出的实测导热系数的对比,验证了本文给出的修正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0.
Dark spot growth rate tracing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show that moisture entering into the device is relatively properly fitted by Fick's diffusion equation in the substrate/indium tin oxide (ITO)/hole transport layer (HTL)/silver (Ag) structur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oisture is dissolved into the polymer layer, which results in a decrease in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the device with the substrate/ITO/HTL/electroluminescent (EL) polymer/Ag structure. The diffus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 occurring in the cathode layer further decreases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the device with the substrate/ITO/HTL/EL polymer/calcium/Ag structure. Useful parameters, such as diffusion and solubility constants, describing possible mechanisms happening during dark spot growth 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s are extracted. © 2001 John Wiley & Sons, Inc.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39: 1697–1703, 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