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数理化   15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的研发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射线荧光分析法(XRF)的正确命名,根据IUPAC命名委员会的建议,宜称作“X射线发射分析法”,因并不发生荧光,在保护环境的大前提下,它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分析仪器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X射线荧光分析仪也向手提式轻便、小型携化发展,如手枪式或其他便于握持的式样。  相似文献   
32.
《分析化学》2006,34(3):324-324
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是以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梁树权先生命名的分析化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本奖项旨在鼓励我国中、青年分析化学工作者献身于分析化学学科的基础研究和教育工作,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和推动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分析化学》2006,34(3):354-354
为促进西部地区分析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增进区域内协会成员之间的交流,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化学学科组的建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承办的首届西部地区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06年5月下旬在桂林市桂林工学院举行,会期为2天。会议将对西部地区分析化学学科现状和发展进行交流,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做特邀报告。  相似文献   
34.
由科技部组织实施的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荧光PCR多通道实时定量检测仪目前已完成研制工作,并于2005年6月21日经过专家委员会的鉴定。  相似文献   
35.
由中国有色金属分析情报网与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计划联合主办全国第12届有色金属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学术会议。会议地点:湖南张家界;会议时间:2006年4月份。  相似文献   
36.
《色谱》2006,24(2):128-128
由中国有色金属分析情报网与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计划联合主办的争国第十二届有色金属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10月在湖南张家界召开。  相似文献   
37.
对BCEIA2001学术报告会论文作者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我国从事分析测试科研活动的人员以青年人为主,且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特点;分析测试领域的科研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湖北、辽宁、广东、上海等省市;分析测试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分析测试物质的成份、结构以及提高分析测试质量;当前分析测试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化学/化工、环保、生物技术、卫星/临床、制药等领域;分析测试领域研究工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种基金的支持。  相似文献   
38.
张青莲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同位素化学的奠基人.本文介绍他在90高龄之际在原子量新值测定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从1990年代初以来,他主持一个科研小组采用质谱法,实施了测定10项原子量新值的长期计划.至2001年7月已经有In、Ir、Sb、Eu、Ce、Er、Ge、Dy和Zn等9个原子量新值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CAWIA)正式确定为原子量的国际新标准;另外一个Sm原子量新值也于2005年被国际组织确认.  相似文献   
39.
《化学分析计量》2007,16(5):28-28
食品安全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而微生物污染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微生物性健康危害列为食源性危害的3大原因之一。我国对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资料显示,微生物性食物中度所占比例高达67%。在国家质检总局每年的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巾,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情况也相当严重。2006年十大食品安全事件中30%的事件与微生物有关,如北京福寿螺事件、“口水油”沸腾鱼及陈化粮事件等。  相似文献   
40.
《中国稀土学报》2006,24(6):648-648
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承办,海南大学理工学院协办的第一届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于2006年11月5~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49个单位、香港地区(3人)以及美国(2人)、荷兰(1人)的专家学者总计10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共收录论文摘要101篇,其中大会邀请报告8篇、分会邀请报告12篇、口头报告36篇、张贴报告45篇。内容涉及到:新型纳米发光材料与新的纳米合成、组装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