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49篇
  免费   1384篇
  国内免费   747篇
医药卫生   2418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847篇
  2020年   614篇
  2019年   579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578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1064篇
  2013年   1322篇
  2012年   1038篇
  2011年   1130篇
  2010年   1040篇
  2009年   1042篇
  2008年   1082篇
  2007年   1052篇
  2006年   952篇
  2005年   937篇
  2004年   794篇
  2003年   706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551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460篇
  1998年   434篇
  1997年   421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301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31篇
  1990年   214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183篇
  1987年   168篇
  1986年   153篇
  1985年   230篇
  1984年   196篇
  1983年   143篇
  1982年   187篇
  1981年   147篇
  1980年   130篇
  1979年   88篇
  1978年   78篇
  1977年   65篇
  1976年   42篇
  197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心肌细胞Ca2+浓度及膜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心肌细胞Ca2 浓度及其膜电位的变化.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成休克高渗复苏组(HES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建立休克模型,按7个时相(休克前、休克、复苏后5、15、30、60、90min)处死大鼠.取心室肌细胞培养传代,用Fluo-4/AM为游离钙荧光探针、JC-1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不同时相心肌细胞Ca2 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HES组在休克、复苏后5、15、30min各时间点心肌细胞Ca2 浓度较休克前明显升高,其膜电位较休克前显著降低(P<0.01);在复苏后60、90min心肌细胞Ca2 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与休克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NS组在休克、复苏后各个时相与休克前比较心肌细胞Ca2 浓度均明显升高,其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复苏后各时间点与休克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SE组和NS组在休克后60、90min心肌细胞Ca2 浓度及其膜电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低血容量性休克可诱发大鼠心肌细胞Ca2 浓度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障碍;高渗盐溶液不但可改善低血容量休克时心肌细胞Ca2 浓度,而且能有效地稳定其线粒体膜电位;而生理盐水对心肌细胞Ca2 浓度及其膜电位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制备的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在组织学方面的特性,为其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高碘酸-希夫(PA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观察组织工程皮肤的组织学特征,包括表皮、真皮及两者的连接结构基底膜。结果制备的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细胞增殖活跃,分层分化良好,厚约150μm,真皮层细胞生长正常,排列有序。PAS染色示真表皮间有均匀红染的条带出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Ⅳ型胶原、Ⅶ型胶原、层黏蛋白反应阳性,在电镜下可见角质形成细胞间大量桥粒,基底层内侧较多半桥粒,与机体皮肤结构相似。结论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组织结构良好,符合新型皮肤替代物在治疗皮肤缺损时的组织学要求。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在离体模式下地氟醚、异氟醚和氟烷通过氧合器应用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成人型膜式氧合器,预充生理盐水2000ml,连接动静脉端形成环路。将预先配制在钢瓶内的2.4%地氟醚、0.46%异氟醚及0.308%氟烷混合气体输送至氧合器,气体流量3Umin,泵流量4Umin,温度30℃。在摄入及排出的0、1、2、4、8、16、32min采集氧合器入气口、排气口及动脉端样本,测定吸入麻醉药分压。结果在摄入阶段及排出阶段,动脉端溶液中三种吸入麻醉药分压迅速上升或下降,用药后8min时,三种药物的动脉端样本分压与吸入气分压之比(Pa/Pi)均达50%以上,停药后8min动脉端样本分压与动脉端样本分压峰值之比(Pa/Pa0)均降至10%以下。三种药物之间在同一时间点Pa/Pi及Pa/17aO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吸入麻醉药动脉端样本与氧合器排气口中分压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r=0.99)。结论(1)Bentley膜式氧合器具有快速转运吸入麻醉药的性能;(2)地氟醚、异氟醚及氟烷通过氧合器应用后摄取和排出速率随着药物的水/气分配系数的增高而减慢;(3)通过监测氧合器排气口中吸入麻醉药分压可以快速、准确地估计液相中吸入麻醉药分压。  相似文献   
44.
CPAP对化疗后单肺通气时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新的持续气道正压 (CPAP)系统,对肺癌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时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肺癌手术病人 22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 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和 CPAP组 (B组 ),每组各 11例.A组在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大气中; B组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 CPAP( P= 0.2 kPa),仰卧双肺通气 20 min, 仰卧单肺通气 20 min,侧卧单肺通气 30 min, 60 min,于关闭胸腔双肺通气时 ,分别采取动脉血样作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 (Qs/ Qt).[结果] 于单肺通气后 30 min和 60 min时 ,B组氧合明显高于 A组 (P < 0.01), B组分流率 (Qs/ Qt)明显低于 A组 (P < 0.05).[结论] 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期间 , 非通气侧持续 CPAP,有助于提高氧合 ,减少肺内分流 ,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初次献血对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比色法分别检测50例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初次献血者献血前后的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初次献血者献血前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分别为3.121±0.441和2.907±0.397 μmol.Pi/107 RBC.h,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初次献血对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无影响,献血不会造成红细胞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46.
目的:较大样本观察晕可消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及其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病例2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晕可消组)102例,对照组(维脑路通组)101例,治疗10d后行疗效评定并以荧光偏振法检测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显著改善了红细胞膜的流动性。结论:晕可消胶囊具有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作用,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changes in hindlimb motoneuron membran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ccur 4–6 months after spinal transection in the adult animal. Eight acute and nine chronic animals were spinalized at T12. Intracellular recordings from motoneurons innervating the triceps surae were performed. Membrane electr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resting potential, action potential peak amplitude, afterhyperpolarization duration, rheobasic current, input resistance and axonal conduction velocity were measure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found between group means or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in the membrane properties of motoneurons assessed from acute and chronic spinal animals. Thus, alteration of motoneuron membrane properties does not appear to be a major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hyperexcitable hindlimb reflex activity demonstrated by chronic spinal animals.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性胃肠穿孔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8例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胃肠道穿孔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分析与总结胃肠道破裂穿孔CT扫描的各种有价值的表现。结果:18例外伤急诊患者中,胃、十二指肠、空回肠与结肠穿孔各1,2,12,3例,其中空回肠为多处破裂,CT主要征象为腹腔散在积液征、游离气腹征、肠系膜与肠壁增厚模糊征、造影剂外溢征。结论:CT扫描在外伤性胃肠道穿孔急诊患者的检查中有定性诊断价值,综合分析各种征象,会明显提高CT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凋亡及与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关系。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肝癌细胞后,观察As2O3对肝癌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其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经Annexin V-FITC/PI双染后的细胞早期凋亡;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MMP)的改变情况;并通过底物染色法反映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肝癌细胞后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Annexin V-FITC/PI双染后,可观察到Bel-7402细胞的早期凋亡现象,2μmol/L As2O3作用24h细胞凋亡率为9.89%,作用48h细胞凋亡率为48.53%,而4μmol/L As2O3作用24h细胞凋亡率为18.27%,作用48h细胞凋亡率为67.52%;经As2O3药物作用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且与药物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有关(P〈0.05);同时Caspase-3活性被激活。结论As2O3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并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聚环氧氯丙烷(PECHCH)/N(4-乙氧基苄叉)4-丁基苯胺(EBBA)复合膜对氧气和氮气的透过性和选择性。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解偏振光强仪(DLI和偏光显微镜考察了复合膜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当PECH/EBBA复合膜处于液晶的向列相转变温度时,有较高的气体透过性和选择性。发现只有复合膜中EBBA含量在30wt%以上,PECH和EBBA呈非均相混合时,才有较明显的富氧效果。当EBBA含量达50wt%时,氧氮分离系数α=3.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