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3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医药卫生   729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483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2 毫秒
91.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明权  祝道成 《医学争鸣》1996,17(2):103-10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苏明权,祝道成,穆士杰,丁振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33)关键词沙眼衣原体;聚合酶链反应;实验诊断中图号R518沙眼衣原体是人类重要的致病菌,能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长期以来,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直...  相似文献   
92.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3.
<正>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所导致的罕见疾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易误诊。本文报道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1例,血液及痰液mNGS检测结果为鹦鹉热衣原体,予多西环素抗鹦鹉热衣原体治疗效果不佳,予多西环素+莫西沙星联合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1 病例资料患者男,主因“咳嗽咳痰发热5d”于2021年3月16日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肺炎衣原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感染及其对细胞分泌和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探讨C.pneumoniae感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人喉表皮癌(HEP-2)细胞培养C.pneumoniae,以C.pneumoniae感染HUVE细胞,经透射电镜及PCR检测有无感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前后HUVE细胞表面ICAM-1蛋白的表达的变化,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ICAM-1mRNA的变化。结果:C.pneumoniae能感染体外培养的HUVE细胞;感染后12h,细胞表面ICAM-1蛋白的表达即增加,其峰值约在感染后24h;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其增加在mRNA水平。结论:C.pneumoniae能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增加ICAM-1的表达,提示C.pneumoniae感染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子之一,其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可能与感染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性传播疾病中病原体感染与优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山东盛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imaunit 2000型多功能超高倍显微镜检测2003~2004两年间异位妊娠患者生殖道中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3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共89例,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门诊早期妊娠妇女118例为对照组.结果在3组标本中,淋球菌检出率为8.45%(7/89)、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17.98%(16/89)、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33.70%(30/89),约有半数以上的病例存在混合感染,3种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率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与这3种病原体感染存在相关性,进一步证实了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严重威胁到优生优育,为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宣传优生优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眼衣原体(CT)DNA,8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咽拭子中共检出21例,阳性率25.O%。其中剖宫产儿阳性率16.6%(2/12);经产道产儿阳性率26.4%(19/72);早产、低体重儿阳性率50%(5/10);而对照组20例健康新生儿无1例检出。提示新生儿是CT感染的高危群体;其感染CT以通过孕妇产道获得为主,但也有宫内感染;早产、低体重儿最易被CT感染,PCR检测CT感染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Chlamydiatrachomatis(C.trachomatis)isanobligate intracellularbacterialpathogen.Ocularinfectionwith C.trachomatisserovarsA,B,BaandCleadstotracho ma,aleadingcauseofpreventableblindnessinmanyde velopingcountries[1].Urogenital tractinfectionwithC. trachomat…  相似文献   
98.
99.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放  张宁  曾实实  王伟  崔京涛 《医学信息》2008,21(6):902-90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肺炎衣原体(cpn)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75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和颈动脉内径;并用微量免疫荧光标记法进行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G、IgM抗体检测.结果 病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79.3%)、颈总动脉(CCA)内膜-中层厚度(IMT)和CCA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脑梗死部位与出现斑块的颈动脉存在同侧相关性(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Cpn总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大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pn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情况 .方法 分析了 90例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与临床特点 .结果 患儿以呛咳、咳痰、发热、气促、喘息、发绀为临床表现 ,肺部闻及湿罗音者 ,儿童组 5 0 % ,婴幼儿组 73%(p <0 .0 5 ) ,肺部X线广泛单侧或双侧病变者儿童组 35 .2 % ,婴幼儿组 73.2 % (p<0 .0 0 5 ) ,70 %患儿白细胞总数 <10×10 9/L ,所有患儿均无鸟类或动物接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