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联合水合氯醛应用于婴幼儿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镇静效果及置管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睡眠剥夺的护理干预联合10%水合氯醛灌肠后行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10%水合氯醛灌肠后行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比较两组置管时的镇静效果、一次穿刺成功率、送管困难发生率、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结果对照组镇静显效、有效例数为20例、14例,观察组分别为32例、12例,两组比较Z=-2.928,P=0.003;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38例,送管困难10例,导管异位颈内静脉10例,观察组分别为44例、2例和3例,两组比较P均0.05;对照组操作时间(31.98±5.72)min,观察组操作时间(29.09±4.47)min,两组比较,t=2.68,P=0.009。结论睡眠剥夺联合水合氯醛应用于婴幼儿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可提高镇静效果,提升置管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090-1091
目的观察婴幼儿应用水合氯醛镇静催眠行CT检查时的制动效果,并对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CT检查的婴幼儿157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水合氯醛镇静催眠。根据给药方式分为两组,口服给药的75例为口服组,灌肠给药的82例为灌肠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57例婴幼儿均完成CT检查,口服组优良率为60.0%,灌肠组优良率为61.0%,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P>0.05)。103例婴幼儿CT图像质量清晰无伪影,54例有伪影,但不影响判断。口服组不良反应及哭闹发生率为12.0%,6例患儿再次补服,补服率为8.0%;灌肠组哭闹发生率为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合氯醛镇静催眠是婴幼儿影像检查制动的一种安全、简单易行的方法,但应根据患儿情况选择给药途径,灌肠给药较为安全方便,同时做好检查前中后的护理配合可提高检查成功率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幼儿医学检查前最佳的镇静方法。方法184例小儿外科住院或门诊看病且需做CT、核磁等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41例)和对照组(143例)。对照组采用检查前30 min用10%的水合氯醛溶液灌肠;观察组采用先进行睡眠剥夺,再用10%水合氯醛溶液灌肠,患儿入睡后,用棉球塞住患儿的双耳孔进行干预,对比两组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检查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检查前,在睡眠剥夺的基础上进行10%水合氯醛溶液灌肠,再辅以人为听力干预,可以提高镇静效果,确保检查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14.
二尖瓣狭窄术前口服水合氯醛致休克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女 ,4 2岁 ,因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于 2 0 0 1年 10月 15日入院。术前查体 :口唇及面部紫绀 ,心率 10 0次 /min,房颤心律 ,血压 10 0 /6 5 m m Hg;心功能 级 ,心脏超声示极重度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瓣口面积0 .4 cm2 。欲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前晚常规给予 10 %水合氯醛15 ml口服 ,半小时后出现烦躁 ,口唇紫绀加重 ,测脉搏微弱 ,心率 116次 /min,房颤心律 ,血压 95 /4 5 mm Hg。 1小时后 ,烦躁加重 ,呼之不应 ,但压眶有反应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应存在。心电监测示房颤心律 ,心率 10 0~ 12 0次 /min,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改进门诊患儿应用水合氯醛口服镇静的管理,保障患儿用药安全。分析给予患儿水合氯醛镇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改进医疗制度和镇静流程,对患儿检查前镇静进行集中管理,并加强用药监护和评估,患儿镇静的满意率提高至97.8%,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保障了患儿给予水合氯醛镇静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水合氯醛与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科MRI检查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择期住院行MRI检查的患儿52例,年龄1~3岁,ASAⅠ~Ⅱ,随机分为2组(CH组和DEX组),CH组口服水合氯醛60 mg/kg,DEX组经鼻滴右美托咪定2μg/kg。记录二组患儿生命体征、入睡和苏醒时间、镇静评分及镇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在入睡和苏醒时间、镇静评分上显著优于CH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DEX组在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镇静成功率、及检查后二次镇静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CH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儿童镇静成功率高、苏醒质量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水合氯醛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地西泮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水合氯醛和对乙酰氨基酚联合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惊厥停止、体温降低1℃及住院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停止、体温降低1℃及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水合氯醛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迅速改善惊厥和高热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董彩娅 《医疗装备》2011,24(1):23-23
临床常见癫痫病人持续发作,因受药物浓度限制,往往几种药物都很难控制发作,这时可给予水合氯醛纳肛,具体如下。1用物准备水合氯醛溶液20m l、一次性吸痰管一根、一次性20m l注射器一具、弯盘、纱布、一次性手套。2方法2·1核对床号、姓名,评估患者的情况,并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2·2洗手、戴口罩,将用物推车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关窗、关门、拉上窗帘以遮挡病人。2·3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暴露肛门,垫一次性中单于臀下,至弯盘于臀边,取一次性20 mL注射器抽取水合氯醛溶液20 mL,将一次性吸痰管的接头端剪下与注射器相连并排气。2·4带好一次性手套,用纱布取适量石蜡油润滑吸痰管前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水合氯醛灌肠对婴幼儿腹泻的影响。方法抽取需要用水合氯醛灌肠进行常规检查前镇静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在灌肠前用恒温水浴锅将药物加热至40℃,对照组应用常温药物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儿灌肠前和灌肠后48h内排便次数。结果两组患儿灌肠前后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2月龄以下患儿灌肠前排便次数(2.31±1.12),灌肠后排便次数(3.88±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4,P〈0.05);实验组12月龄以下患儿灌肠前排便次数(2.50±1.14),灌肠后排便次数(4.11±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5,P〈0.01)。结论1岁以下患儿经口服给药,有助于降低发生腹泻的机会,1岁以上患儿经灌肠给药更为安全、便捷。  相似文献   
20.
孤独症儿童客观听力测试时镇静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孤独症儿童口服水合氯醛或肌注鲁米那后进入睡眠状态以进行客观听力测试的难易程度.方法 对62例孤独症儿童和1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客观听力检测前各分为两组,口服组按0.5 ml/kg的剂量服用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肌注组按3~5 mg/kg的剂量肌注鲁米那,观察两组儿童的入睡时间及镇静效果.结果 孤独症儿童口服组平均入睡时间为52分钟,而肌注组为37分钟.正常儿童口服组平均入睡时间为22分钟,肌注组平均入睡时问为20分钟.孤独症儿章口服组与肌注组镇静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儿童肌注组镇静效果优于口服组.结论 孤独症儿童存在难睡眠问题,这可能与神经异常兴奋有关.进行客观听力测试前口服水合氯醛或肌注鲁米那镇静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