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5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医药卫生   51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分离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临床流行株,并进行序列分析。了解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自临床尿路感染标本中分离溶血性大肠杆菌10株。按GenBank中的溶血素A(hly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获得的UPEC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其hlya基因片段。对扩增的片段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扩增的hlya目的基因大小744bp。经PCR鉴定表明获得正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10个分离株DNA序列同源性高于99.7%,其与GenBank中的hly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以上。10个序列中共发生13处碱基的替代,但均属于同义突变,没有碱基的插入与缺失。结论UPEChlya基因高度保守。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地扩增了UP-EC基因。为进一步研究hlya的结构、阐明UPEC的致病机制、探讨hlya作为特异性诊断靶点及保护性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73.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成熟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蒲勤  陈苏民 《医学争鸣》1998,19(1):8-11
利用大肠杆菌系统高效表达人骨形成蛋白-2成熟肽。方法;将编码人骨形成蛋白2成熟肽的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DH上,使其受控于PRPL启动子,构建成表达质粒pDHB2m,以大肠杆菌DH5α为宿主菌。对工程菌进行温度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初步纯化后进行复性处理,用小鼠肌袋模型检测产物诱骨活性。  相似文献   
74.
901电话机消毒除臭剂杀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表明,901电话机消毒除臭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分钟,杀灭率可达99.99%以上。有机物、pH与温度对杀菌效果有一定影响。现场使用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75.
纳米抗菌剂抑菌杀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检测纳米抗菌剂对标准菌株的杀菌、抑菌性能和高温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方法:目标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通过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和抑菌环试验检测纳米抗菌剂的杀菌、抑菌能力。结果:水溶性纳米抗菌膜溶于5ml灭菌水中作用l0min可杀灭95.39%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93.28%的白色念珠菌,复合了纳米银的抗菌医用棉条、烧烫伤贴、创伤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大于l0mm,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环直径大于7mm。结论:纳米抗菌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作用,高压灭菌处理对纳米银抗菌剂抑菌效果影响不大,但织物构造对其抑菌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76.
77.
构建具有λPR与T7双启动动子的新型原核表达载体pDOG,以便使用同一载体研究不同诱导条件下,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降解以及折叠的情况,从而选择最佳的诱导条件。方法采用pBV220与PET-3表达载体作为原始材料,将PET-3上包括T7启动子与T7g-10释译起始序列的一段序列克隆到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发酵条件对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重组屋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p 1)的影响.方法 应用摇瓶发酵试验观察不同诱导时间和不同诱导时机对Der p 1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1)Der p 1基因在E.coli BL21(pBVDP8)菌密度A600 nm0.6左右时,42℃最佳诱导时间为4 h.(2)工程菌E.coli BL21(pBVDP8)在30℃培养至A600 nm为0.5~0.7时,42℃诱导4 h Der p 1表达量最高.结论 确定了最适诱导时间和诱导时机,初步形成了一套高表达Der p 1的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79.
80.
PCR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并比较单一PCR和多重PCR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O157∶H7的O抗原、H鞭毛抗原及SLT1和SLT2毒素基因特异的4对引物,分别或共同进行PCR扩增,检测40株O157∶H7和非O157∶H7菌株,将细菌按10+1~10+6稀释后比较PCR的检测灵敏度.结果所有O157∶H7菌株均在497 bp和625 bp处出现O157抗原基因和H7抗原基因产物,其产毒株在484 bp和(或)210 bp处出现SLT2和(或)SLT1基因产物,非O157∶H7菌株PCR结果均为阴性;单一PCR检测灵敏度为150 CFU/PCR反应,多重PCR为>1 500 CFU/PCR反应.结论在经过增菌后,多重PCR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和简便,为产毒和非产毒O157∶H7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