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18篇
  免费   1967篇
  国内免费   1384篇
医药卫生   39569篇
  2024年   301篇
  2023年   1101篇
  2022年   1094篇
  2021年   1241篇
  2020年   1081篇
  2019年   1022篇
  2018年   488篇
  2017年   712篇
  2016年   795篇
  2015年   829篇
  2014年   1393篇
  2013年   1357篇
  2012年   1976篇
  2011年   2136篇
  2010年   1900篇
  2009年   1962篇
  2008年   2156篇
  2007年   2040篇
  2006年   2120篇
  2005年   2038篇
  2004年   1621篇
  2003年   1534篇
  2002年   1372篇
  2001年   1190篇
  2000年   827篇
  1999年   740篇
  1998年   671篇
  1997年   664篇
  1996年   654篇
  1995年   540篇
  1994年   439篇
  1993年   325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262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结节性类天疱疮(PN)是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一种罕见临床变异,以痒疹样皮损且存在大疱性类天疱疮特异性BP180及BP230抗体为特征。有趣的是,大多数PN患者从未出现水疱。本病常对治疗产生抵抗。作者报道1例最初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女性患者,后发现存在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气道阻塞性疾病、 心包及胸腔积液,遂诊断为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随后3年内,患者进展为顽固性PN。  相似文献   
32.
百草枯中毒毒理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草枯(paraquat)又称对草快、克芜踪,产品有二氯化物(PP148)和双硫酸甲酯盐(PP910)两种。化学上属联吡啶杂环化合物,它属高效有机杂环类、接触灭生性除草剂,接触土壤后较快失去杀草活性,无残留,不会损害植物根部,也不污染环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纯品百草枯为白色结晶,工业品为褐色液体,纯度〉95%,不挥发,易溶于水,微溶于低碳醇,不溶于烃类,约在300℃能分解,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水解,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洗衣粉中的主要成分烷基苯磺酸等)接触,也易失去括性。  相似文献   
33.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汉族,长期在外务工,因“发现右面部包块1年”于2004年6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KPS 90分。双颈部、双腹股沟扪及多个散在、直径约0.5cm-1.0cm、大小不等、质软、活动、无压痛结节;右面部扪及大小约 9cm×6cm×2cm固定肿块,质软、无压痛、边界不清表面凹凸不平、皮肤色素沉着、粗糙、有抓痕。肿块范围上达颧弓水平、下达下颌角水平、前达外眦后 3cm处、后达乳突水平。左上臂近肘关节内上方处扪及约9cm×8cm同质地包块。既往无支气管哮喘和肾病综合征史。胸片及腹部B超正常;右颌面部 CT提示右颞部至右侧下颌骨体部区域皮下约 6.5cm×3.4cm×9.5cm占位病变(纤维瘤、感染)。彩超提示:右腮腺体层增厚,约1.3cm右颌面部皮  相似文献   
34.
经胎盘传播IgG抗体而致新生儿同种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较为罕见,它是由母亲抗人中性粒细胞抗原(HNA)-1b抗体引起的,可合并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有效。本文报道1例由输血引起的严重而持续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35.
氯喹对戊四氮致痫大鼠GFAP、PCNA及Cyclin D1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氯喹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PCNA及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喹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皮质和海马GFAP和PCNA的变化,用Westernblot检测CyclinD1含量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无痫样发作,戊四氮致痫组有重型的痫样发作(Ⅲ~V级),氯喹干预组有轻型的痫样发作(Ⅰ~Ⅲ级)(P〈0.05);戊四氮致痫组脑电记录呈频发高幅的痫样波,氯喹干预组痫样波幅低且缓。GFAP和PCNA在戊四氮致痫组表达强,以海马为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氯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yclin D1在戊四氮致痫组的皮质和海马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氯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氯喹通过抑制胶质细胞的增生和GFAP的表达,影响致痫大鼠痫样发作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自发性早产的关系及其对预测早产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对28-34周、34-37周不同孕龄组早产妇女及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G-CSF进行检测。结果孕28-34周早产妇女血清G-CS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妇女升高(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清G-CSF与妊娠<34周发生的早产有关,检测妊娠妇女血清G-CSF水平对预测妊娠34周之前发生的早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的程度,研究中性粒细胞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氧化程度与冠心病类型和程度的关系.方法分离冠心病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测定其化学发光程度的变化,对其发光强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发光的峰值和积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中性粒细胞的发光强度与磷酸肌酸激酶(CPK)的峰值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增强,反应其氧化能力增强,其程度与心肌缺血程度和心肌坏死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8.
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白细胞(PMN)是体内重要的炎症细胞,PMN凋亡是其介导的炎症反应终止的最主要步骤。在炎症控制与治疗中,明确PMN凋亡在全身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有利于为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9.
鸟苷环-磷酸(cGMP)对人嗜中性白细胞的许多功能起精密调节作用。一定浓度的cGMP可增加人嗜中性白细胞的游走性,增强一些炎症介质对人嗜中性白细胞的趋化作用,调节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炎症介质引起的人嗜中性白细胞脱颗粒及呼吸爆发效应。胞浆内鸟苷环-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PKG是人嗜中性白细胞内主要的cGMP受体,cGMP通过激活PKG影响人嗜中性白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40.
本文分析了为确诊嗜铬细胞瘤而采用的生化测试指标的两种测定方法,其中香草基苦杏仁酸(VMA)法常作为辅助诊断使用。此法设备、方法简单易行,多被采用但其测定阴性不能排除本病,阳性率仅70%符合确诊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宜使用。儿茶酚胺(CA)法即利用高效液相(HPLC)荧光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直接用于本病的定性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