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48篇
  免费   3196篇
  国内免费   2542篇
医药卫生   54086篇
  2024年   587篇
  2023年   1876篇
  2022年   1763篇
  2021年   1812篇
  2020年   1402篇
  2019年   1409篇
  2018年   781篇
  2017年   1159篇
  2016年   1264篇
  2015年   1471篇
  2014年   2131篇
  2013年   2141篇
  2012年   2802篇
  2011年   3079篇
  2010年   2717篇
  2009年   2808篇
  2008年   3276篇
  2007年   2861篇
  2006年   2799篇
  2005年   3071篇
  2004年   2461篇
  2003年   2194篇
  2002年   1719篇
  2001年   1475篇
  2000年   1029篇
  1999年   671篇
  1998年   597篇
  1997年   532篇
  1996年   407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229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 6~ 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盐酸纳络酮治疗组 2 0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为对照组 2 0例。结果 :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 (P <0 .0 1) ,而且治疗 14d后 ,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 ,治疗过程中无毒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82.
T辅助细胞在疫苗研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感染性疾病疫苗之关键挑战在于利用确定的抗原以刺激产生能引起保护作用的合适的免疫反应。肽类疫苗的运用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意义在于,已知不同的多表位构成单一结构以诱导出所希望的免疫反应所表现出的灵活性。这一般比利用减毒的活疫苗要安全并且相对而言比制造亚单位疫苗要容易。然而,多肽疫苗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这一方法在诱导遗传背景复杂的人群免疫反应方面受到限制,这与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物(MHC)多态性有关。因同样的理由,肽类免疫应答常因缺乏适当的辅助T淋巴细胞(HIL)而引导出不充分的细胞毒素T淋巴细胞(CTL)和抗体反应。另一个运用线性肽链结构的可能缺点是:为了引导出合适抗体反应,表面免疫球蛋白受体簇对于激活静息的B细胞就成为必须因素。由WHC多肽性引起的问题可由运用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来解决。从麻疹病毒F蛋白(氨基酸288到302)中得到的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和鼠的确定结合在多种MHC分子上的辅助T细胞表位(v1EB,aa191-209)已被定性并且被用于能极大激发免疫应答的结构中,以克服单一限制型免疫应答的缺陷。合成的,非自然Pan DR表位(PADRE)具有退化的结合几种通常HLA—DR的能力,能以绝对效价和抗体反应质量两种形式来增强激发短肽链的免疫应答。另外,一些所谓的从流感病毒血凝素(HA)来的“不加区别的”T细胞表位,恶性疟疟原虫红细胞前期抗原和分枝杆菌蛋白被报道能激发广泛的免疫应答。为了不加区别地结合于几种同型和同种异型的MHCⅡ类分子,这些肽类应显示出部重叠MHC结合形式或应利用保存于配体中的固定位点和应缺失等位基因特异性固定残基,以防止结合于其它Ⅱ类分子。了解MHCⅡ类分子对肽链的不加区别及特异性识别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将为在疫苗设计中突破遗传限制的策略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83.
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衍生出DNA测序、DNA突变以及基因定位和克隆的各种方法.生物芯片则是当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它对基础研究以及在医学上对疾病分子的探索,开拓了临床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该文就这些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4.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意义及其与嗜铬素A(CgA)与突触素(Sy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NCAM、CgA、Syn在NSCLC中的表达,研究NCAM表达的临床病理相关性及与CgA、Syn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NCAM对外科治愈性切除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在163例NSCLC中有40例(24.54%)表达NCAM,在各种不同病理类型中,腺癌的表达率较高(P<0.05).NCAM的表达与CgA(P<0.05)、Syn(P<0.005)表达相关,也与肿瘤的T分期(P<0.005)、N分期(P<0.05)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NCAM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36.80%,而阴性组为50.74%(P>0.05),多因素分析肿瘤分期(P<0.001)与患者性别(P<0.05)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表达NCAM的NSCLC患者生存期较短,但肿瘤分期与患者的性别是判别预后的独立因素,提示NCAM的表达仅仅是促进肿瘤进展众多生物学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85.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1],病因不清,多以抗过敏及对症治疗为主,效果差。2001年8月-2006年8月,本院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西咪替丁治疗HSP患儿57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朱自强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11):1008-1008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表明,自1976年发现这一病毒以来,全世界的感染者已达1500多例,其中已有1000多人死亡,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迄今,医学界还没有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特效药物,对埃博拉病毒感染细胞的分子机制也了解甚少。近日,美国科学家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机制:对埃博拉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找到新的治疗措施,战胜埃博拉出血热这一危险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87.
遗传性巨大血小板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表现为巨大血小板,多数有血小板减少,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目前已发现的遗传性巨大血小板病有十余种,本文主要介绍Bernard—Soulie,综合征,MYH9相关性疾病,血小板颗粒异常性巨血小板病和具有自发性聚集特点的大血小板病的临床与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8.
人类ether-α-go-go-related基因(HERG)编码产物是一种电压门控型钾离子通道。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HERG在一些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它可能通过其表达的钾离子通道影响肿瘤细胞的膜电位,使其处于去极化状态,从而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并且与肿瘤细胞的侵蚀能力有关。HERG有望成为某些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89.
分子中医学所研究人体生命科学所浓缩体现内涵网络,简图如下:  相似文献   
90.
Thyrocytes expressing MHC class Ⅱ molecules were separated from transgenic mice and were co-cultured with autologous spleen T lymphocytes. T cells did not proliferate and were not activated, but CD4+ T cells were promoted into apopt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