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4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工业技术   560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鞣酸-硫代乙醇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催化剂中的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鞣酸—硫代乙醇酸与的反应 ,发现显色酸度pH值为 4 ,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 6 0 0nm ,反应络合物稳定性好。测定催化剂中的含量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2.
钢渣中和酸水并回收铁和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孝峰 《金属矿山》1992,21(11):47-51
  相似文献   
53.
定量分析钢中的含量,研讨采用硫酸亚铁铵容量法的适用性并通过实验证实该方法良好的稳定性,概要论述了其运用条件及如何消除干扰元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张辉 《无机盐工业》2003,35(3):29-31
介绍了分厂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及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确定出渣烙烧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渣粒径小于0.12mm,烙烧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大于10%,焙烧温度850℃,烙烧时间60min,碱比(碱与渣质量比)16%,盐比(盐与渣质量比)5%,从而改变了以往在生产和转渣时组织生产的被动局面,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5.
9Cr18MoV中钒的测定——硫酸亚铁铵容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高氯酸氧化铬、硫酸亚铁铵容量法测定高碳高铬不锈阀门钢中低的测定方法。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分析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9Cr18MoV中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56.
用真空蒸发制备了酞菁氧 (VOPc)薄膜 ,并在磁场中进行了热处理。用X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制备的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积的酞菁氧薄膜为α 型 ,成分接近酞菁氧的分子式。制备的薄膜在磁场中进行了热处理 ,发现磁场使酞菁氧薄膜性质发生改变 :UV VIS吸收谱Q带发生红移 ;XRD谱图衍射峰强度明显增强 ,峰位略有变化 ;原子力显微镜 (AFM)分析发现晶粒大小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说明磁场的存在使得VOPc分子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了定向的排列  相似文献   
57.
钒-氢反应规律与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固溶体贮氢合金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性能贮氢材料。文中介绍了—氢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基因溶体贮氢材料的特点,并对基因溶体贮氢合金的研究及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8.
真空碳热还原法制备高密度碳化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采用真空碳热还原法由三氧化二制备碳化,并研究了碳化产物密度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找到了用于强化碳化产物密度的添加剂,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添加剂是影响碳化产物密度的主要因素。反应时间对产物密度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含铁化合物能有效地提高产物密度。  相似文献   
59.
添加VC的TiB2基硬质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添加VC的TiB2基硬质材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测定了硬度、横向断裂强度、高温强度以及耐磨性等性能,通过观察SEM照片研究了VC对TiB2基硬质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综合各种指标,我们确定在TiB2-Fe—Mo硬质材料中VC的最佳添加量为0.5%。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