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71篇
  免费   3455篇
  国内免费   2847篇
工业技术   65173篇
  2024年   423篇
  2023年   1516篇
  2022年   1582篇
  2021年   1623篇
  2020年   1435篇
  2019年   1468篇
  2018年   678篇
  2017年   1039篇
  2016年   1195篇
  2015年   1605篇
  2014年   3593篇
  2013年   2599篇
  2012年   3281篇
  2011年   3267篇
  2010年   2934篇
  2009年   3492篇
  2008年   4092篇
  2007年   3332篇
  2006年   2936篇
  2005年   2832篇
  2004年   2337篇
  2003年   2021篇
  2002年   1688篇
  2001年   1472篇
  2000年   1294篇
  1999年   1107篇
  1998年   1196篇
  1997年   1151篇
  1996年   1197篇
  1995年   1195篇
  1994年   1080篇
  1993年   899篇
  1992年   912篇
  1991年   804篇
  1990年   810篇
  1989年   810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5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SiC/Al合金层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损伤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温条件下测定了Al合金以连续层状形式存在于SiC陶瓷层间并渗透入SiC陶瓷层内、Al合金浓度呈层状变化高低相间,以及Al合金和SiC陶瓷均匀分布相互渗透三种SiC含量相同而结构形式不同的SiC/Al合金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用SEM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及裂纹扩展过程。结果表明,在SiC陶瓷层间以连续层状形式存在的Al合金在应力作用下发生较大程度的塑性变形,在裂纹尾部被拉伸和形成桥接,引起能量耗散,减缓裂纹扩展速度,防止裂纹张开,使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明显改善;SiC/Al合金陶瓷─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损伤形式主要是SiC陶瓷层开裂、金属层桥接和裂纹偏转。  相似文献   
102.
铜铅锌银多金属矿湿法分离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不同金属硫化物氧化分解电位的差异 ,针对某含铜、铅、锌、银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的难选冶特性 ,对浮选获得的混合精矿采取在线控制浸出过程氧化还原电位的方法 ,分步选择性氯化浸出各有价元素 ,并辅之以沉淀、置换、萃取等工艺 ,使有价金属以较高的回收率得到了有效的分离提取 ,在各工序最佳条件下 ,Cu、Pb、Zn、Ag各金属的浸出率均大于 99 0 % ,元素硫的回收率大于 76%  相似文献   
103.
104.
金属油罐的渗漏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金属油罐渗漏的部位及原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05.
106.
高质量ZnO薄膜的退火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LP-MOCVD中,我们利用Zn(C2H5)2作Zn源,CO2作氧源,在(0002)蓝宝石衬底上成功制备出皮c轴取向高度一致的ZnO薄膜,并对其进行500℃-800℃四个不同温度的退火。利用XRD、吸收谱、光致发光谱和AFM等手段研究了退火对ZnO晶体质量和光学性质的影响。退火后,(0002)ZnO的XRD衍射峰强度显著增强,c轴晶格常数变小,同时(0002)ZnOX射红衍射峰半高宽不断减小表明晶粒逐渐增大,这与AFM观察结果较一致。由透射谱拟合得到的光学带隙退火后变小,PL谱的带边发射则加强,并出现红移,蓝带发光被有效抑制,表明ZnO薄膜的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7.
108.
隐身技术纵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木  子荫 《飞航导弹》2002,(12):28-38
隐身技术是指在一定探测环境中控制、降低各种武器装备的特征信号,使其在一定范围内难以被发现、识别和攻击的技术。由于隐身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武器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果,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现代军事技术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9.
徐列 《核动力工程》1989,10(1):94-96,F003
一、概述三里岛事件的经验教训和结论是:一切重大事件总是从一些微小的诱因开始的;加工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的人为错误,一些概率大但并不致命的故障同时发生已成为影响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又因核电站信息的复杂性,操作人员常被一些假象所迷惑,不能迅速有效地对事故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导致误操作,以致使事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另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是:尽管事故是严重的,但按照“纵深防御”原则制订的现行设计准则进行  相似文献   
110.
结合实际论述了无线电坑道透视技术在探测设计、资料采集及资料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为提高探测精度,避免分析错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