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0篇
  免费   2479篇
  国内免费   694篇
工业技术   35783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1115篇
  2022年   1241篇
  2021年   997篇
  2020年   1598篇
  2019年   851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688篇
  2016年   907篇
  2015年   1190篇
  2014年   2293篇
  2013年   1864篇
  2012年   2246篇
  2011年   2076篇
  2010年   1693篇
  2009年   1677篇
  2008年   1983篇
  2007年   1473篇
  2006年   1286篇
  2005年   1246篇
  2004年   992篇
  2003年   1085篇
  2002年   905篇
  2001年   833篇
  2000年   588篇
  1999年   493篇
  1998年   445篇
  1997年   479篇
  1996年   408篇
  1995年   400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320篇
  1990年   290篇
  1989年   35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索风营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5.8 m,因受F1和F13等区域性断层影响,坝基岩体弱风化较深,相应坝基挖深较大。为此,施工期通过地质分析与物探测试工作,对坝基进行了优化,使坝基总体少挖了6~8 m深,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效果。本文在介绍了索风营水电站坝基优化中的地质认识之外,并对坝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处理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2.
吉拉克凝析气田的井流物来源及井流物组分在同类气田中最为复杂。针对须同时处理三叠系、石炭系和吉南4这3个不同地质层系的井物流的的问题,在集中处理站的设计中,分别采用了丙烷辅助致冷与膨胀机致冷相结合的方法和J-T阀节流致冷两种不同的凝析气处理工艺。论述了吉拉克凝析气田地面工程方案及设计方法的优化方法,并阐述了设计系数的选取、设计成果的验证等内容。  相似文献   
53.
54.
用人工神经网络作地质数据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大力 《石油物探》1994,33(4):65-69
本文提出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地质数据多变量分析的方法,研究表明,此方法具有精度高、运算速度快、算法简单易于编程等显著特点,是地质数据分析中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油气圈闭地质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本从含油气系统理论出发,对圈闭成藏的油源,储层,圈闭,保存,配套史制定分级评价标准,并赋予相应的评价系数,在此基础上应用地质风险概率理论与模糊数学的方法,在微机上定量评价圈闭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56.
本文着重就区域构造稳定性、水库渗漏、坝线比选、坝基地层岩性、坝基地质构造、坝基缓倾角结构面、坝基渗漏与渗透稳定、大坝下游冲刷坑、天然建筑材料等主要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57.
58.
刘丽华 《煤炭技术》2002,21(7):13-14
0 前言为了管好用好单体液压支柱,为了充分发挥单体液压支柱的优点,为了切实保障矿山及弟兄的安全,科学的管理和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就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管理谈一谈我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59.
综合录井各项录井水平的提高为综合解释油气层提供了前提条件。该通过对地质、气测和地化录井等30多项参数与储层物性关系的分析研究,分别得出了三种录井方法对地层流体性质的判别标准,从而形成了较系统的油气层综合解释系统,进而可实现现场油气层的自动、快速、有效识别。其解释结果与试油结论相比,总体解释符合率已达到85.7%。  相似文献   
60.
何晓东 《试采技术》1996,17(2):20-21,28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气藏动态储量的新方法。使用该方法计算渗透性差、非均质性强的气藏的动态储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