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4篇
  免费   1054篇
  国内免费   266篇
工业技术   11284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555篇
  2022年   630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589篇
  2019年   598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654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540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对抗拉性能的要求,采用结合混合料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的粘聚力法,确定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将结果与传统的马氏方法进行比较,并应用两种沥青膜厚度计算方法计算了有效沥青膜厚度,得出粘聚力法使混合料获得具有更好粘聚力的沥青膜厚,且沥青膜厚范围约为6.5μm~9.0μm。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高温过程中C40高性能混凝土(HPC)残余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C40HPC在高温过程中与高温自然冷却后残余抗压强度的异同,利用ORIGIN 7.5软件拟合了高温过程中与高温自然冷却后C40HPC残余抗压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200~300℃时,HPC残余强度明显有所波动,但是冷却后的HPC残余抗压强度没有高温中残余抗压强度上升的那么明显;相同加热温度条件下,高温过程中HPC的残余抗压强度略高于自然冷却后HPC的残余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93.
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HPFL)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补强技术.通过2组对比试件和3组加固试件在分级加载下的轴压试验,研究了HPFL对空斗墙砌体的抗压加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面加固极限承载力提高41.7%,双面加固不仅极限承载力提高50%~53.8%,开裂荷载也提高约21.3%~27%.笔者通过实验数据拟合了空斗墙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并提出HPFL加固空斗墙砌体承载力计算方法,供加固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4.
采用再生骨料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研究其力学性能,特别是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性能.通过改变再生骨料的取代量,研究再生骨料对RA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RAC的强度会略有降低;RAC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与普通混凝土相近,随着再生骨料取代量的增加,RAC的延展性得到提高;采用数值计算模型和损伤模型构造RAC的本构关系,回归曲线与实测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吻合较好,特别是数值模型,基本上能够真实地再现应力-应变曲线,可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95.
外加剂及其交互作用对水泥胶砂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正交设计,选择了四因子三水平L3427的正交表,进行了27组试验,检测了试件的1d和28d的抗压强度,采用了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影响率分析、试验水平分析和多重比较T法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水泥胶砂试件强度的显著因素和外加剂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影响1d抗压强度的特别显著因素是水泥用量,显著因素是膨胀剂、增黏剂,外加剂之间的交互影响可以忽略.影响水泥胶砂28d抗压强度的特别显著影响因素是水泥用量、速凝剂以及增粘剂,显著的是膨胀剂和速凝剂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为提高惯性导航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精度,运用IFOG测试标准规范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在PXI硬件测试平台和SGT320E型三轴多功能转台上,通过建立LabVIEW的信号处理模块,设计出了单轴光纤陀螺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实现了光纤陀螺组合的电压/电流监测,电压、电流偏差低于10%;完成了PXI控制系统对转台转速、方向的控制和光纤陀螺的标度因数、零偏、分辨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功能,得到测试标度因数精度为±10%,零偏小于0.2°/s,分辨率小于0.03°/s.  相似文献   
97.
利用人工砂、粉煤灰及水泥配制出的不同强度等级的人工复合砂浆和多孔黏土砖砌筑了三组标准抗压试件及三组标准抗剪砌体试件,并对这些标准砌体试件进行了抗压和抗剪试验。分析了人工复合砂浆砌体承载的基本性能,得到了此类砌体设计时,与规范公式中相对应的系数修正的建议值。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复合砂浆替代普通砂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
针对动力荷载下软硬互层岩体破坏问题,以汶川水磨沟滑坡层状岩体为研究对象,依据相似理论,制作软硬互层岩质试块,开展单轴压缩及变上下限等幅值循环荷载试验,研究其动力特性及破坏过程。结果表明:随岩层倾角的增大,其破坏模式为贯通层面的张拉破坏(0°~30°)、沿层面的剪切破坏(45°~75°)及沿层面的劈裂破坏(90°),而试样的强度及应变先增后减。对于相同倾角的试样,强度随加载频率及围压增大而增大。应变随加载频率增大而减小,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加载频率的增大会导致竖向拉张裂缝贯通、破裂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99.
林海兴  卢来运  江锁  李杨  李阳 《水力发电》2020,46(2):127-131
为了研究透水混凝土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内部孔、裂隙变化规律,对轴向应变为0.4%、1.1%和1.8%的试样开展CT扫描,基于二值化分割方法得到了孔、裂隙的图像,分析了孔、裂隙量化指标与轴向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透水混凝土的孔、裂隙随破坏程度增加有明显的扩展趋势,孔径频率分布曲线的孔径值不断增大;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孔隙率呈指数型函数上升趋势,最大孔喉长度L和平均孔喉半径R呈线性增长,连通度指标也不断增加,且增速先慢后快;由微观结构分析,透水混凝土骨料颗粒与凝胶结构发生的位移和形变是孔、裂隙网络形成和扩展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100.
以C60普通混凝土为基准,将部分细集料采用钢渣进行替换,胶凝材料由不同比例的矿物掺合料复掺代替,组成复掺钢渣细集料混凝土。通过对复掺钢渣细集料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强度的比较,将强度优选组与基准混凝土进行抗侵蚀及抗冻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延长复掺钢渣细集料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可以提高其抗压性能;普通混凝土与复掺钢渣混凝土强度优选组,在6个月硫酸盐与镁盐侵蚀条件下的抗折、抗压侵蚀系数均大于0.8;强度优选组中抗冻性能可达到F150的要求,而GFKS-1则可以满足F200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