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4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404篇
医药卫生   10910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94篇
  2008年   637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田晓沂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2):166-166,168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 ( CRP)、白介素 - 6( IL- 6)及纤维蛋白原 ( FIB)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5 6例不稳定心绞痛 ( UA)患者和 41例稳定心绞痛 ( SAP)患者的 CRP、IL- 6及 FIB,根据U A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 ,将 5 6例 U A患者分成难治组 ( 10例 )和趋稳定组 ( 46例 ) ,比较难治组、趋稳定组之间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结果 :U A患者入院时血清 CRP、IL- 6及 FIB水平明显高于 SAP组 ( P<0 .0 5 ) ,CRP、IL- 6入院时的水平难治组显著高于趋向稳定组 ( P<0 .0 1)。结论 :炎症参与了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 ,CRP、IL- 6及 FIB是U A患者发生近期不良预后的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32.
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原因,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C反应蛋白可作为判断心血管病预后的指标[1],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临床需要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出及时准确地估计,为此我们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CRP、D-D的关系作了前瞻性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3.
高血压患者多存在血脂及血糖代谢紊乱,容易引起血管损伤和功能障碍,导致血凝平衡失调,以致出现高凝、高黏、高聚倾向,促进血栓形成.Rothwell等[1]的研究证实,纤维蛋白原(FIB)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本文通过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情况,了解其对FIB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蚓激酶生物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郝苏丽  沈佳 《中国药事》1996,10(6):403-405
本文采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蚓激酶的生物活性。该法操作简便,易于观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5.
对离体不同时间血痕进行肉眼和扫描电镜观察,获得了血痕形态结构变化的初步认识.结果随时间延长,血痕逐渐干燥、龟裂,电镜下纤维蛋白网消失,其超微结构变化观察有助于血痕经过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36.
我国八个人群血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的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饮食习惯迥异、住四个地区、属四个民族的八个人群,共724名男性(年龄40~59岁),作血糖、血胆固醇(TC)、三酸甘油酯(TG)、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压(BP)间的相关分析。发现:1.血脂在摄入大量动物性食物(羊肉为主)的新疆三民族组最高;2.血脂在摄入羊肉最多、维生素 C 最少的哈萨克族反低于居同一地区的汉、维吾尔族;3.TC、TG、血糖相互间呈正相关.TC 与 BP 间不但在总合并组、且在正常血压组也正相关,提示在高血压的一级预防中也应包括高 TC 的预防;原发性高血压可能存在与醣、脂肪代谢障碍相关的“镶嵌”模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妊高征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含量并与20例正常孕妇及20例育龄健康非孕妇比较分析.结果:妊娠期PT、APTT均缩短,且妊高征患者与非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孕妇t-PA均明显升高(P<0.001),但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D-D有明显差异(P<0.01、P<0.001);妊娠期Fbg明显升高(P<0.01);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FDP有明显差异(P<0.01、P<0.001).结论: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妊高征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行凝血和纤溶系统检测对妊高征的监测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8.
39.
40.
为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的关系,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543例恶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126例,健康50例)FIB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FIB水平恶性肿瘤组均较良性肿瘤组及健康组高(P<0.01),转移组较未转移组升高(P<0.01),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未转移组中,乳腺癌FIB水平低于食管癌、直肠癌、肺癌(P<0.01);转移组中,肺癌FIB水平高于胃癌、乳腺癌(P<0.01),其余癌种间无统计学意义。(3)术前FIB<5.0g/L组和FIB>5.0g/L组1.5年后复发状况分别为14%和32%,复发后FIB增值更高。提示FIB水平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检测FIB对于辅助诊断良恶性肿瘤、监测肿瘤转移和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