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35篇
  免费   3530篇
  国内免费   2845篇
医药卫生   72910篇
  2024年   599篇
  2023年   2155篇
  2022年   1899篇
  2021年   2380篇
  2020年   2357篇
  2019年   2356篇
  2018年   1107篇
  2017年   1908篇
  2016年   2232篇
  2015年   2565篇
  2014年   3640篇
  2013年   3685篇
  2012年   4540篇
  2011年   4438篇
  2010年   3924篇
  2009年   3756篇
  2008年   3791篇
  2007年   3300篇
  2006年   3037篇
  2005年   3077篇
  2004年   2720篇
  2003年   2346篇
  2002年   1878篇
  2001年   1638篇
  2000年   1283篇
  1999年   967篇
  1998年   775篇
  1997年   782篇
  1996年   720篇
  1995年   682篇
  1994年   570篇
  1993年   410篇
  1992年   392篇
  1991年   308篇
  1990年   254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992.
联合应用热双蒸水、生理盐水、右旋糖酐40 序贯腹腔冲洗的方法,行体外试验与动物试验。发现45 ℃双蒸水浸泡腹腔20 min 后能完全杀灭体外培养的B6F10 细胞;右旋糖酐40 部分抑制B16F10 细胞对胶化培养板孔壁的粘附。小鼠腹腔注入B16F10 细胞后,按上述三联合液序贯冲洗可预防70 % 的C57 BL/6j小鼠发生腹膜癌病,未见毒副作用。在此冲洗的基础上,腹腔内保留氯氨铂,疗效高达88-9 % ,但毒性也增加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压电石英晶体微天平测定盐酸吗啉胍的新方法,检测范围为1.6×10-7~6.3×10-6mol/L,检测下限1.6×10-7mol/L。  相似文献   
994.
147Pm诱导血红细胞系对60Coγ射线辐射的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剂量147Pm 内照射能否改变相继高剂量60Coγ射线引起的RBC 损伤的适应性效应。方法 应用外周血RBC计数、网织红细胞(RC)计数、正常染红细胞(NCE) 微核和嗜多染红细胞(PCE) 微核检测,观察低剂量147Pm 内污染诱导小鼠RBC系统的适应性反应。结果 剂量为2 .0Gy 的60Co γ射线外照射可引起明显的血RBC 系统损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BC和RC计数显著降低( P< 0.01) ;NCE和PCE微核细胞率明显增高(P< 0.01) 。预先用0.37、3 .7 和37Bq/g 体重的147Pm 内污染预处理动物,3 天后再予2.0Gy 的高剂量60Co γ射线外照射,RBC和RC计数则显著增高,NCE和PCE微核细胞率显著降低,与单纯高剂量60Co γ射线外照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并且某些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预先用低剂量147Pm β射线内照射动物, 可诱导血RBC 系统的放射适应性反应,使血RBC系统对相继高剂量60Co γ射线外照射引起的损伤效应有了明显的抵抗力。提示外周血RBC 系统可作为低剂量辐射细胞生物效应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与方法造影剂微泡浓度、大小是影响心肌声学显影最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2×2×4析因分析法分析不同超声照射条件对造影剂微泡浓度及直径的影响,即声波频率、能量以及照射时间对微泡浓度、大小的单独及交互作用。为临床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检查时选择适宜的超声照射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能量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微泡破坏越多,平均直径越小:照射频率对微泡浓度影响不大,但影响微泡大小,频率越高,微泡越小。结论为减少超声照射对微泡的破坏,提高心肌声学造影效果,应尽可能选用低能量、低频率超声波,并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时间。  相似文献   
996.
钨丝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36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钨丝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制钨丝微弹簧圈经动脉途径栓塞治疗 36 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一次栓塞成功,临床治愈率为 100% ,患侧颈内动脉通畅率为 88.9% ,无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随访 3 个月~3年,未见瘘口复发。结论 钨丝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内燃机车乘务员和轮轴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对51名内燃机车乘务员和车辆维修车间的30名轮轴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机车乘务员和轮轴工微核阳性检出率、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随着作业工龄的延长,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有接近显著(0.05<P<0.01)或显著(P<0.05)意义的增高。对两类作业工作人员微核增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8.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1岁,学生。因右侧肢体麻木4d,复视3d,吞咽困难伴走路不稳2d,于1997年11月5日收入院。4d前患者在活动中出现右侧肢体麻木、颈部发板,当时未在意。3d前晨起床后患者发现视物成双。即来我院门诊就诊,做颅脑CT和脑电图均未见异常,患者自行返回学校。2d...  相似文献   
999.
山慈菇抑制镉诱发遗传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体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MNT),观察中草药山慈菇(BulbusIphigeniae)水溶性提取物的诱变作用及对镉(Cd)、环磷酰胺(cp)的抗诱变作用。结果表明:山慈菇可以诱发微核(MN)产生,但其诱变作用不强;山慈菇对Cd及cp的诱变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对Cd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cp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对苯二甲酸接触工人尿酶及微球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27名TPA作业工人进行动式个体采样,并留取127名TPA作业工人当日工前工后尿样和70名对照工人的工前尿。对尿样中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活性以及尿TPA、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PA接触组尿GGT、ALP、LDH、NAG活性以及尿α1MG、β2M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而5~mmol/mol.Cr尿TPA负荷组工人尿β2MG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尿β2MG与尿TPA负荷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尿TPA水平对尿酶活性、α1MG均未产生明显影响。不同累积接尘量和不同工龄的工人尿酶和微球蛋白无明显差异。提示TPA对肾实质可造成一过性可逆性影响,尚不能说明肾实质受到器质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