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1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Since the various people involv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for a building project tend to hold conflicting views, this inevitably leads to a range of disparate models for planning and calculation purposes.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relevant geometrical, topological and semantical data for any given building model, we identify a structural component graph, a graph of room faces, a room graph and a relational object graph as aids and explain algorithms to derive these relations. We start with a building model by transferring its geometrical, topological and semantical data into a volume model, decomposing the latter into a so-called connection model and then extracting all air volume bodies and hulls of the model by means of further decomposition into elementary cyclic connection components. The technique is demonstrated within the scope of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by deriving both a dimensionally reduced object model required for setting up a thermal multizone model and a geometrical model for defining single or multipl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domains in a building together with incidence matrices correlating these models. The algorithm is basically applicable to any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tool.
Ernst RankEmail:
  相似文献   
22.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中国老人的养老问题收到了地产界的关注,纷纷投入其中,养老地产应运而生.本文以借鉴国外的养老地产运营模式为切入口,提出中国养老需结合本国国情采取混合式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23.
针对BIM管线碰撞技术尚不能根据碰撞位置给出管线的优化方案问题,利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IFAHP)建立了一种BIM管线碰撞优化模型。首先,依据建筑管线施工规范,从施工成本、施工难度、施工安全性和施工美观度四个方面建立了管线碰撞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碰撞点位置状况,依据IFAHP构造出不同的直觉模糊判断矩阵,建立相应的直觉模糊决策模型,进而给出不同管线碰撞点的管线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BIM管线碰撞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刘哲 《重庆建筑》2016,(1):36-39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转型以及BIM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筑精益设计提供了机会。该文结合实际项目,以异形复杂形体建筑设计为研究载体,参考精益制造相关理论,探索BIM技术在建筑精细化设计中的应用,通过相对较为先进的三维设计技术,使大量二维设计方式不便完成的工作得以更有效率地完成,获得对项目质量和成本的更好把控;结合BIM设计的技术优势,优化建筑设计的工作流程,以及各专业协同设计的具体配合方法;基于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中的应用,进行问题分析与策略研究。探索BIM技术与建筑精细化设计的有机结合,为建筑设计发展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采用BIM技术模拟安装,改进施工工艺,钢梁提前预制等多种技术措施,解决安装精度要求高,高空环境复杂,多专业交叉的施工难题。将超大直径(88m直径)太阳定位热力系统安装在高空屋面上,实现太阳能集采系统对于太阳方位角进行360°全面跟踪,工程应用在国内尚属首例,可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6.
BIM技术的价值、特点和功能方面入手,分析了BIM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其在国内发展应用的障碍,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建议,指出BIM是从技术、传统思路和方法方面对建筑行业的革新,将引领建筑信息化进入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7.
项目主要参与方相应的造价管理能力不足是设计-建造模式在我国发展的重要阻碍。在分析设计-建造模式下计价特征的变化、造价构成的拓展、合同形式的选择和造价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全面造价管理的视角,分别从发包方、承包方和审计方的角度较系统的研究了造价管理的方法、重点环节和主要内容。并简要阐述了建筑信息模型在设计-建造模式全面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我国设计-建造模式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针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建筑设备识图与施工课程普遍存在的难点,将BIM技术和课程信息化教学相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丰富了教学内容,延伸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学习难度,在完成识读图纸和认知施工工艺等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还使学生对BIM有了初步认识,并具备一定的revit软件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9.
利用BIM软件建立适合教学的中小型工程图纸三维立体模型,应用于对建筑构造的理解和工程图识读的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逐步从以往抽象、枯燥的学习模式转变借助计算机展示、生动立体为主的学习模式,适应专业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0.
2009年BIM正式进入日本,随后日本政府大力推进BIM的使用。目前,例如清水建设已将BIM与其他尖端技术结合,应用于实际的建设施工之中。本文以清水建设为例,介绍了BIM在日本的应用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