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30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针对锦纶绒毛植绒布存在的印制效果、色泽均匀性及色牢度不理想等问题,对锦纶植绒布印花前进行预处理,结合印花染料的选择、色浆的配制及工艺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印花生产工艺。生产实践表明,印花后的锦纶绒毛植绒布具有清晰的印花图案和较高的色牢度,减少了印花图案的疵点,提高了印花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83.
 用海岛纤维作静电植绒原料,从根本上解决了植绒过程中绒毛细度对植绒产品的限制,采用先开纤后植绒的工艺,分析了超细纤维绒毛在电场中获得剩余电荷的机制。实验过程用植入绒毛量作为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改变植绒工艺参数——电压、极板距离、植绒时间,分析这些参数对单位面积植入绒毛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单位面积植入的绒毛量随着外加电压和植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极板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4.
陈俊贤 《染整技术》2003,25(5):28-30
分析滴塑植绒产品生产的特点和难点,介绍该产品生产中易产生滴塑形成的珠状塑料上粘附绒毛问题的解决办法——引入专用“脱模剂”。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海金沙总黄酮(Flavones from Lygodium japonicum,FLJ)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模型,于鸡胚孵育的第8天,使用微量移液器对CAM加以FLJ及空白对照溶液处理,继续孵育48 h,收集数据进行评估;鸡胚卵黄囊膜(yolk sac membrane,YSM)血管生成模型,于鸡胚孵育2 d后,将药物加于鸡胚卵黄囊膜上,分别于加药0,12 h在体视显微镜下拍照,收集数据进行评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AM模型高、中剂量药物组加药口处血管生成明显减少,YSM模型高、中剂量药物组新生血管密度增长率及数目均明显减少。结论海金沙总黄酮对血管生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6.
张兢人 《中国造纸》2002,21(1):68-68
绒毛浆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其消耗量越来越大。我国每年约需20余万t绒毛浆,其来源主要依靠进口,但价格较高。目前国内只能生产少量化学浆绒毛浆,远不能满足需要。绒毛浆的原料以木材为佳。南方杉学名Curcn-inghamiaLanccolata产于秦岭以南地区和越南等国。南方杉材质疏松,适用于建筑和制作家具等,但由于其密度低(为0.3g/cm3),制化学浆木材消耗大,每吨浆约需7.5m3木材(马尾松为4.5~5.0m3),其价格比马尾松高1倍以上,每吨浆的木材原料成本高约2倍。但是,南方杉的间伐材数量较…  相似文献   
87.
绒毛浆是用木、竹等纤维制成的。绒毛浆是一种良好的液体吸收材料,主要用于妇女卫生巾、婴儿尿片、成人失禁产品,以及干法无尘纸、无纺布等卫生用品的生产。我国用于卫生巾生产的绒毛浆主要依靠进口,年需求量日渐增加,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88.
以马尾松硫酸盐浆为原料,研究了复合绒毛化处理工艺中用碱量、H2O2用量、温度、浓碱处理时间对绒毛浆板及绒毛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绒毛化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为NaOH用量8%,H2O2用量1.8%,温度70℃,浓碱处理时间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马尾松硫酸盐浆经过复合绒毛化处理后,绒毛浆白度为76.1%,提高了25.9个百分点;绒毛浆板耐破指数为0.57 kPa·m2/g,下降了48.2%;紧度下降了11.8%;绒毛浆吸收时间为8.30 s,减少了47.5%;吸收性为9.14 g/g,干蓬松度为17.4 cm3/g,分别降低了8.32%、5.43%。复合绒毛化处理后,对绒毛浆进行一段补充漂白,白度可达到82.4%,绒毛浆各项性能均符合GB/T 21331—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
介绍用实验室自制的检测仪器测定进口绒毛浆的干蓬松度、吸水时间和吸水量,所得数据与国外提供的绒毛浆检测指标相对照,发现两者十分接近,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0.
绒毛半精梳纺纱关键加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锁廷 《纺织导报》2007,(12):78-79
半精梳纺纱源于化学纤维的发展.伴随着腈纶等化纤的产品开发,结合化学纤维杂质少、长度整齐、细度均匀的特点,符合化学纤维性能的短流程半精梳纺纱加工技术产生.这套加工技术设备配置原以精梳毛纺设备不经过精梳工序加工而得名,典型加工系统:化纤→和毛加油→精纺梳毛→针梳(一、二、三道)→粗纱→细纱.工艺流程短,加工费用低,但因为其适用的纤维长度性能要求较高,含杂要少,原料以化纤品种为主,未得到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