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46篇
  免费   2764篇
  国内免费   2209篇
工业技术   42419篇
  2024年   328篇
  2023年   1191篇
  2022年   1169篇
  2021年   1413篇
  2020年   1201篇
  2019年   1329篇
  2018年   623篇
  2017年   945篇
  2016年   1088篇
  2015年   1317篇
  2014年   2285篇
  2013年   1769篇
  2012年   2049篇
  2011年   2022篇
  2010年   1856篇
  2009年   1986篇
  2008年   2986篇
  2007年   1925篇
  2006年   1598篇
  2005年   1646篇
  2004年   1402篇
  2003年   1245篇
  2002年   981篇
  2001年   1030篇
  2000年   882篇
  1999年   816篇
  1998年   621篇
  1997年   713篇
  1996年   648篇
  1995年   588篇
  1994年   562篇
  1993年   445篇
  1992年   415篇
  1991年   358篇
  1990年   338篇
  1989年   33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场协同理论,对直椭圆扁管、单向螺旋椭圆扁管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管内传热与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理论分析,比较研究了不同的Re、Pr下,3种椭圆扁管的管内传热与流阻特性。结果表明,单向螺旋椭圆扁管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与直椭圆扁管相比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性能,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要比单向螺旋椭圆扁管的强化传热性能更好。在管内流体具有高Pr及低Re的条件下,2种螺旋椭圆扁管的强化传热效果显著,可作为很好的强化传热元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42.
开发了彩色AC-PDP运动图像仿真系统,通过利用本系统的运动图像仿真功能可以对现有的各种显示技术、与子场有关的各种因素进行仿真及比较,为人们开发提高彩色AC-PDP图像显示质量的新型技术及子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通过利用本系统的Gamma特性研究功能可以对彩色AC-PDP中视频信号的反Gamma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反Gamma相关编码进行子场逼近,为选择符合要求的子场编码提供了判据.  相似文献   
43.
碳纳米管膜的场致发射电流密度仅由它表面的宏观电场决定,无论其表面形状是平的还是半球状的。对于理想的平行板电极系统,其表面电场强度均匀(UId),发射电流密度、总电流与发射面积成正比:对于半球一平面电极系统半球形的阴极存在一个宏观场增强因子ks,一个与两极距离和球半径之比(d/r)相关的函数,其表面的平均场强为ks U/d。对于d/r=0,ks=1,d≥r的情况,ks接近于常数。对于10〈d/r〈100的情况,存在一个经验的表达式:ks=1+0.15d/s=0.005(d/r)^2。在引入ks后,不同作者给出的平面电极系统和半球一平面电极系统碳纳米管膜的场致发射电流I与宏观表面电场强度E的关系都可以近似用-经验公式描述:I=a(E-Eo)^b,a,b为常数。该经验公式可为稳定生产的CNT膜片应用产品设计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了在AFM针尖与氢钝化硅表面之间施加电场作用对硅表面进行修饰的纳米加工方法,重点讨论了加工机理。实验考虑了样品的表面状态,周围大气状况,所加电压的极性、大小和加压方式等影响纳米加工的因素。对机理的研究表明,针尖和样品之间发生的是场致电子发射而非热电子发射,电流热效应增强粒子的扩散能力,提高了电化学反应速度。最后给出了电场诱导阳极氧化扩散增强的加工机理。  相似文献   
45.
掺杂铌酸锂晶体吸收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特性,实验证明碳纳米管作为场发射阴极材料具有优越性。通过对碳纳米管进行温度处理,得到了与基片附着力强的碳纳米管;测试了场发射特性,发现碳纳米管其开启电压较低(30V)。  相似文献   
47.
本文论述了基于源场法的阵列天线测试原理,给出了用该方法下的测试结果和远场法的测试结果,并对这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8.
颇尔过滤器集团于2006年9月26日在美国向全球发布了原油脱水脱盐新技术。该技术采用专有技术开发出的新型LUCID^TM油水分离设备,该设备的工作原理介于沉降罐和液-液聚结器之间,设备整体采用金属制造,内部采用专有技术开发出的新型分离内件,可以用于高温和腐蚀性流体的油水分离,处理固含量高达1%的原油,不需要像聚结器那样更换滤芯,运行费用极低。该设备性能指标:能够将原油中质量分数高达10%的水脱除到0.1%,脱后含盐≤3mg/l,氯离子浓度≤10μg/g。与传统的两级电脱盐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49.
双转向垂向控缝技术实验研究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收  唐汝众  宋长久 《特种油气藏》2006,13(3):89-90,96
针对压裂过程中缝高较难控制的问题,研制开发出新型的油溶性垂向双转向剂,并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首次验证了转向剂对裂缝延伸的控制机理,确定了转向剂的适用浓度及控缝能力。实验表明,转向剂可以增加隔层应力3~4MPa左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控制裂缝高度施工方案的设计方法,并利用全三维软件结合垂向应力剖面对控缝技术进行了优化。现场推广应用30井次,取得了较好的控缝效果。  相似文献   
50.
掺气减蚀保护作用的新概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针式掺气流速仪测量原型和模型掺气浓度场、流速场,气泡尺寸及其概率分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原型水流韦伯数高,形成微小气泡的能力比模型强,气泡上浮慢,接近底部的小尺寸气泡概率及掺气浓度比模型大。初步研究认为:0.2mm或0.5mm以下的微小气泡在掺气减蚀中起着主要作用,可能只要很小掺气浓度即可达到掺气减蚀的效果。因此以小尺寸气泡的掺气浓度,作为判断掺气减蚀保护作用的指标将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