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7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61.
 树木对滚石有显著的拦挡效应。在对滚石与树木碰撞概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树木对滚石拦挡效应试验,对滚石与树木碰撞的概率、滚石与树木碰撞后运动距离和碰撞前后速度及动能的变化进行研究。得到滚石与单排树木碰撞的概率、与多排树木碰撞的概率、与树木至少发生k次碰撞概率和至少与树木碰撞k次所需树木排数的计算分析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其准确性;分析滚石与树木碰撞后运动距离的变化,得到滚石与树木碰撞后和未碰撞相比,在平台运动距离降低80%~100%的占试验总数的44.86%,而超过20%的比例达到85.11%;提出滚石与树木每碰撞一次,碰撞后的速度为碰撞前的55%,动能为30%。在此基础上,得到树木作为危岩体被动防治措施时,所需树木排数的计算方法。所得成果可为将树木作为危岩体防治措施时确定树木排数提供依据,对坡面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62.
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会产生明显的年轮。人类在生长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年轮,这种现象近年来引起生物科学家的兴趣。  相似文献   
763.
764.
树木是动态的实体,具有生长及四季变化的特性.目前,面向GIS的树木建模主要采用贴图法等静态的建模方法,无法表现树木的动态特性.基于时变L系统提出了一种面向GIS的动态树木模型.该模型能模拟树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及四季变换,并采用存储L系统公式及参数的方法,存储量小,适合GIS环境下对树木有动态变化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65.
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城市树木标准进行收集、梳理和分析,构建了长三角城市树木标准体系框架,形成了标准明细表,为长三角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开展区域联动、技术共享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并从标准化的角度,提出推进长三角园林绿化发展的标准化建议,为制定促进长三角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6.
提出了一种以车为载体的多功能道路树木养护车,包括树木修剪装置、木材粉碎装置、浇水及树木刷白装置。通过对各装置的结构设计,拟解决传统道路绿化树木养护困难、修剪剩余物无法有效回收、树木刷白效率低的问题。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整车进行建模,并使用仿真软件ADAMS对主体结构修剪装置进行运动学仿真,使修剪机械臂满足实际修剪需要。  相似文献   
767.
768.
树障是造成线路跳闸甚至电网大停电的重要原因,研究树木临近导线放电机理对于树障预警及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搭建了树木临近导线放电试验平台,对试验回路高频放电电流、工频电压以及紫外、可见光图像进行了全面的监测,研究了环境湿度、树冠形状、含水量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树木—导线放电形式及发展过程与树木含水量以及树木临近导线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存在直接击穿闪络、未燃弧的强烈放电以及稳定燃弧而不闪络3种形式,而对于后两种放电形式,会产生平均幅值40~500 mA,波头时间0.17~0.88μs,波尾时间1.42~6.81μs的预放电电流。研究结论为实际输电线路树木临近时放电监测及预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69.
树木的量化模型对分析树木拓扑结构和生物量等信息非常重要。树木定量结构模型(TreeQSM)作为主流建模方法,被广泛使用,但在估计树高、胸径和体积的精度上缺少全面分析。实验中用地面激光雷达多扫描角分辨率多站点扫描2棵模型树和5棵真实杏树,通过TreeQSM建模单站和多站融合数据估计得到较精确的树高、胸径和体积参数,同时分析不同角度分辨率、不同站点数量对估计树高、胸径和体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树高和胸径的平均估计精度均在90%以上;对树木体积而言,结构较为简单的模型树平均估计精度为92.00%,结构较为复杂的真实杏树平均估计精度71.32%。由实验数据可知,扫描角分辨率和融合站数对精度有一定的影响,且不同参数最优估计结果的配置存在差别,同时TreeQSM也会受到点云数据基础、数据完整性和噪声等多因素影响,特别是针对复杂分枝结构和体积进行建模时仍存在一定的偏差,所提模型的改进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770.
行道树种植通常被作为改善城市街谷 近地微气候的重要策略,如何发挥行道树对街 谷热舒适度的提升潜力受到诸多学者的广泛关 注。近年来“行道树种植与街谷热舒适度”相关 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总结梳理可将其归 纳为行道树树木个体形态对热舒适度的调控、 行道树绿带空间配置与街谷热舒适度整体提升 的关联性、适应不同街谷空间形态的行道树种 植设计策略等三个研究主题。在深入分析既有 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改善热舒适度的 街谷行道树种植设计方案技术框架。最后,分 别从建立响应地域气候特征的街谷行道树种植 设计模式、构建街谷环境热舒适度模拟评估导 则、制定街谷环境热舒适度评价标准等方面开展深入讨论,以期为后续城市街谷绿化提升热环境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