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6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399篇
工业技术   791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71.
相位非平稳人造地震动反应谱拟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完全非平稳人造地震动技术,就是在传统的考虑幅值非平稳特性拟合目标反应谱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地震环境,引入实际强震或地震记录提取的非平稳的相位来共同拟合目标反应谱.本项研究技术将20多年来通用人造地震动的技术进行了实用性改进,建立了人造地震动与强震、测震记录的应有联系,使天然地震记录数据的推广应用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技术保证,可以直接应用于防震减灾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短柱装置及其隔震原理.对一座六层非隔震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和隔震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考察了短柱装置的特性及其隔震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短柱装置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  相似文献   
73.
高层钢结构抗震消能体系的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黏弹性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分析,得到了黏弹性阻尼器在任意时刻的恢复力公式,根据引入的三段变刚度模型,推导了变刚度黏弹性支撑结构体系的各段相对位移表达式,将此黏弹性支撑应用于高层钢结构体系,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此体系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装有黏弹性阻尼器的结构体系消能性能显著。  相似文献   
74.
李潇旋  李涛  李舰 《水利学报》2020,51(10):1278-1288
为了研究超固结非饱和土具有的应变软化和剪胀等复杂的力学特性,在弹塑性理论框架内,将巴塞罗那基本模型(BBM)与一种可描述材料循环塑性的硬化法则相结合,建立一个在静态及循环荷载作用下超固结非饱和土的弹塑性双面模型。该模型含有一个边界面和一个加载面,二者在应力空间中随着加卸载进行演化。采用径向映射法则和移动的记忆中心原理来反映超固结非饱和土的循环塑性特征。模型考虑了吸力和超固结的影响,在吸力等于零的时候退化为饱和黏性土的弹塑性双面模型;在无超固结且吸力不等于零的情况下退化为BBM模型。通过与相关静态试验数据的比较,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静态加载下超固结非饱和土的力学特征;此外,还利用模型对超固结非饱和土的动态力学特性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5.
大直径顶管下穿重要铁路干线时,路基的承载力和动力特性必将发生改变,铁路部门要求列车运行时顶管上方竖向动位移与顶管施工前相比变化量≤5 mm。对列车驶过顶管群上方铁路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路基瞬时竖向位移和顶管附加动应力等结果。采用三维有限元Newmark动力时程分析法和seed等效线性法模拟路基的振动软化,按照实际工程考虑6根直径4.7 m的顶管群下穿京沪铁路,计算列车速度分别为100,200 km/h。计算结果表明,在管道埋深12 m时,路基最大竖向动位移增加1.3 mm,顶管受到的附加拉(压)动应力为0.14 MPa左右,顶管群对铁路运行的影响在容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76.
推导了焊点质量、刚度矩阵修改与白车身结构动态特性之间的关系,以试验频率与振型为目标,对白车身类板壳点焊结构焊点参数进行识别,提出了利用参数识别的弹塑性梁单元方法对点焊结构进行模拟。与弹塑性梁单元焊点建模方法在动态特性分析方面进行了对比,并应用于实车白车身动态特性仿真进一步验证仿真精度。结果表明,参数识别的弹塑性梁单元焊点建模方法提高了板壳类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仿真精度,为点焊的数值模拟仿真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7.
针对750 kV变电架构在地震中易损性问题。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750kV构架隔震前后的有限元模型,输入地震波进行动力时程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隔震支座后电力架构基频降低,顶端位移响应、杆件应力以及倾覆力矩较隔震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验证了隔震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多分辨率分析和小波能量曲率的框架结构损伤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运用多分辨率和小波包分析方法识别结构损伤的有效性,以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不同损伤工况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ANSYS程序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不同识别指标和输入信号的识别灵敏度以及其他因素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包能量曲率差法能够较好达到损伤识别的目的,输入信号使用加速度响应信号比速度和位移响应信号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加速度时程响应信号的提取位置以及采样频率对损伤位置的识别有较大影响;有限元网格划分越密、加速度时程响应信号提取位置离损伤位置越近、采样频率越大,损伤位置识别越精确.  相似文献   
79.
层状岩体呈现出明显的横观各向同性力学特征,为此,将层状岩体视作层间岩石与层面组成的复合材料,分别就层间岩石力学性质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并提出了劣化模型的弹模裂化极限取值统一限定条件。可考虑层状岩体强度及弹性模量在峰后随塑性应变增大而减小的现象,更能准确地模拟层状岩体洞室开挖的力学响应。在乌东德水电站陡倾层状岩体洞室的围岩开挖稳定性分析的应用中,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吻合,证明该模型适用性。  相似文献   
80.
通过数值模拟对输电塔线体系在地震动水平-摇摆耦合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程序分别建立了单塔和塔线耦合体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对单塔和塔线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在水平、摇摆和水平-摇摆耦合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时程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输电线对输电塔横导线方向和顺导线方向的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同,将减小输电塔横导线方向的地震效应,而将增大输电塔顺导线方向的地震效应;相比单一水平地震作用,输电塔线体系在地震动水平-摇摆耦合作用下的响应更加显著。对于输电塔等高柔结构来说,抗震设计时考虑地震动摇摆分量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