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6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200篇
工业技术   8213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95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584篇
  2011年   581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778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类的工程活动尤其是削坡建窑引发的黄土崩塌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陕北黄土高原人为因素引发的小型黄土崩塌灾害的形成环境、发育类型和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全省81个站夏季6-8月气温、降水资料,计算变异系数;进行正态化处理,计算Z指数。确定重旱轻旱?重涝轻涝和降水、温度指标,求出发生概率结果进行灾害3级区划,即重?中?轻区划。另外进行了全省主旱区和主涝区区划,并提出了7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3.
泥石流危险性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灾害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对泥石流危险性的评价.本文就其单沟预测方法与区域预测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其发展方向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城市灾害的特点及防灾避难场所的要求,提出了城市防灾避难园林的概念和功能;探讨了城市防灾避难园林的规划设计方法.同时,提出了统筹规划、改建优先、平灾结合、分布均匀、可达性强的设计原则,并对建立城市防灾园林网络、规划指标、配套设施、规划设计要点和防灾植物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为城市防灾避难园林的研究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Ms8.0地震对地表产生强烈扰动,使得泥石流形成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影响到震后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和减灾对策.作者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固体松散物质条件、微地貌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变化3个方面,分析了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认为:汶川地震灾区崩塌、滑坡等产生的松散固体物质达28×108 m3,为该区泥石流长期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流域微地貌突变特别是严重的沟道堵塞,有利于泥石流规模的增大;强烈地表扰动和毁灭性、大面积毁坏植被,改变了地表水入渗、产流和汇流条件,利于侵蚀和洪峰形成.这些流域状态的巨变,构成了有利于泥石流形成的条件组合.从而,导敛震后泥石流活动强度急剧增大,使得泥石流成为对地震区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震后泥石流活动的主要特点有:泥石流沟谷数量增加,大量震前被判定为非泥石流沟的流域暴发了泥石流;激发泥右流的临界雨量明显降低泥石流暴发表现出明显的高频性与群发性;泥石流的容重约提高10%~30%,原来定性为稀性或过渡性的泥石流沟转化为过渡性或粘性泥石流沟;泥石流流量普遍增大,大致可增加约50%~100%,现有规范中泥石流流量计算方法的结果偏小,需要修正.震后泥石流演变趋势为:活动强度由急剧增强的突变转为逐步减弱,期间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第1个泥石流活跃期可能会持续约15年左右;泥石流形成将由降雨控制型逐步转为松散土体控制型;一些松散土体丰富且尚未发生泥石流的面积大于5 km2流域,将是未来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的风险源.针对震后泥石流的活动特征、演化趋势和震区泥石流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判识潜在泥石流灾害,增强减灾措施的针对性;进行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加强风险管理;改进泥石流规模计算方法,适应震区超常规模泥石流防治需求;重新确定泥石流预警报的临界雨量指标,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等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评价矿井冲击地压特征,结合平煤四矿丁5,6煤层阐述了煤岩冲击倾向性测试方法、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在丁5,6煤层中选取了一些特征点,结合开采条件对这些特征点进行赋值,最后运用科学绘图软件绘制了丁5,6冲击动力灾害危险区域划分图,从图中可看出大部分区域为弱冲击倾向,在西翼19160和19180间的窄煤柱区域由于受到两侧采空影响,应力集中很高,具有强冲击倾向,在煤层合并线及煤柱拐角处以及上山煤柱边缘具有中等冲击倾向,为矿井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据介绍,各种立体交错的道路网络为上海的城市运行提供了强大支撑,地下通道的防汛安全也日益受到重视。但一旦遭遇暴雨等灾害天气或发生突发事故,地下通道如果产生积水,将会给市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最新建成的外滩通道,  相似文献   
108.
基于突出和冲击地压的主要区别——瓦斯参与程度的不同,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利用瓦斯气体密封系统,研究了单轴压缩条件下(有效围压为0)瓦斯对煤体冲击指标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鉴别非典型动力灾害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瓦斯的存在,降低了煤体的冲击倾向性,实验所取煤样在瓦斯压力为0时具备弱冲击倾向,而在2MPa时已无冲击倾向性;但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加,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几率则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9.
《网管员世界》2014,(1):25-26
灾难恢复DR(disaterrecovery),指自然或人为灾害后,重新启用信息系统的数据、硬件及软件设备,恢复正常商业运作的过程。灾难恢复计划是涵盖面更广的业务规划,其核心即对企业或机构的灾难性风险做出评估、防范,特别是对关键性业务数据、流程予以及时记录、备份、保护。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地震灾害评估产出的灾情报告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能够客观的体现出此次地震的灾害程度有多大,通过灾情报告决定需要的总投资,便于灾区获得援助与重建。然而,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产出地震灾害评估报告,震后灾害信息的快速采集和获取尤为重要。本系统致力于解决在今后的灾害数据采集整理汇总时,对灾评人员合理分工后,外出的灾评人员应用该系统随时回传图片及数据,后方人员及时整理汇总,缩短数据汇总的周期,提高整体灾评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