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文化教育   8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林纾译本《黑奴吁天录》人物改写痕迹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奴吁天录》是林纾翻译的第二本小说。因为林纾不晓外语,也从未到过国外,所以他非常依赖于其口译合作者。作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第一个中文译本,译作中充满了改写的痕迹。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被认为是。不忠实”的译作却在当时中国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是传统翻译理论无法解释的。本文将以翻译研究派的理论为基础,从文化的视角对林译小说《黑奴吁天录》进行个案分析,说明了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因素对翻译活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宋人沈括、胡仔、吴可、李壁、叶梦得等到清代贺裳、袁枚、薛雪等诸多诗家都言及过王安石改诗,今人钱钟书亦有论及。但这些论述多为点到式,言之未详。文章主要论述荆公改用唐人诗句为己有,探究其点化与窜改的内容、形式与性质。荆公改诗在原句与改句意义的承接关系上,有的反其意而用之,即较原诗意有反接或转折;有的顺承并强化原诗之意,使内涵深化与拓展。在仿用的方式上,主要有袭句、袭词或改字。在改用性质(程度)上,有点化、借用甚或剽窃。  相似文献   
13.
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认为赞助人、意识形态、诗学形态等方面对译者的翻译策略起关键作用。笔者以《七律·长征》的斯诺英译本以及许渊冲英译本,从上述理论出发,剖析两位译者的翻译操控与截然不同的翻译选择。  相似文献   
14.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宏观背景下,基于勒弗菲尔的操纵理论,分析意识形态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理雅各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的操纵。  相似文献   
15.
以现代田径运动理论与实践为着眼点,本着承前启后,更好地充实、修改和完善<田径运动高级教程>的宗旨,对重新修订<田径运动高级教程>进行了总结、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图书馆中进行信息检索是一件繁琐和乏味的工作,由于无法识别用户的检索个性化,导致信息检索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们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检索系统中,将系统集中在查询个性化;特别地,我们处理结构化的检索使存储的原数据加入相关的数据库中,通过对用户描述文件里的用户偏好的分析,描述了查询重写规则在构建个性化检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代未 ,女剧作家袁昌英创作了三幕话剧《孔雀东南飞》。在这出剧中 ,她对人们熟悉的故事原型进行了有意识的改写 ,从人性和女性的角度出发 ,塑造出一个独特的焦母形象。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的视角 ,对这出常被人们忽略的剧作进行一次新的解读。通过作者对焦母形象在人性复杂性和女性真实意义上的还原 ,考察女作家在创作中对父系文化的颠覆与反叛  相似文献   
18.
女性历史叙事与性别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历史叙事将性别与政治、经济、种族、阶级放在一起,成为思考历史的一个角度,特别关注性别文化在社会道德伦理、传统文化和群体心理模式中所起的作用。女性历史叙事对历史的生成性及传统文化的虚假性的否定,建立在对男性阴暗性的否定上,而关于爱情的讨论和对女性身份的认证则占据了文本隐型结构的核心。女性历史写作在主流历史的碎片和缝隙中起步,以自己的性别经验想像历史,以对男权历史边拆解边合作为叙述策略,建构女性的心灵史,进而达到丰富历史、改写历史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9.
“百年中国文学”并不仅是时间概念,而且是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史概念,它以其整体的视界,“一览众山小”的气度,突现了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过程,这无异是一项革命性举措,把当代文学置于百年中国文学视野去研究,是一种艰难的整合,除《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等少数几种论著较令人满意外,有份量的,经得起时间沉淀的著作还是太少,今后如要编写新的文学史,寻求突破性的进展,仍必须把更新文学史观念和方法放在首位,此外,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再次,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文化层面上的融合。还应倡导扎实,严谨的学风,强调学术论著撰写时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20.
〈边城〉与〈大淖纪事〉文本互读,我们发现沈从文在文学史上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诗性家园的寻找者;而汪曾祺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望者,汪曾祺并不刻意营造"抽象的过去",构造所谓的"理想国",而以现代自由意志的生活方式和古典意趣的艺术化氛围的和谐结合为民间立场争取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