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1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工业技术   406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小眼井最优水力学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充分考虑小眼井钻井特点和合理确定环空压耗的基础上,将喷射钻井理论和环空携岩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导出了在两种工作方式下优化设计小眼井钻井水力参数模型,并开发了应用软件。通过实例计算,提出了在小眼井最优水力学设计中采用最大水功率工作方式的重要性,并建议在大眼井的水力参数设计中考虑钻柱的偏心、旋转和钻杆接头对环空压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下部钻具组合力学性能分析中,稳定器与井壁的间隙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对于多稳定器组合,事先设定稳定器与井壁接触情况既困难也不准确。本文从有限单元的基本总势能表达式出发,采用最优化理论中的罚函数法,分析了稳定器间隙对下部钻具力学性能的影响,为解决稳定器与井壁的接触问题找到了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43.
PDC钻头钻进条件下录井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DC钻头钻井在给油田带来高速钻、高效益、较高井身质量的同时,由于其特殊的钻头结构、岩石破碎机理,导致岩屑细碎呈粉末状从而给岩屑采集、显示识别、岩石定名带来很大困难,也就产生了一个行业性的难题-PDC钻头钻进条件下的录井方法。立足现有工艺技术水平,从岩屑采集、岩性识别、污染排除、油气显示失真等方面对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4.
激光焊接超细基胎体金刚石薄壁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激光焊接超细预合金粉胎体,开发了新的薄壁钻产品,通过对与现有的产品工艺、性能测试以及实际使用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激光焊接与普通钎焊相比结合强度提高2-3倍,克服了胎体脱落问题,胎体耐磨性提高了50%-120%,其中轴向磨损速率提高1.2倍;钻削速度提高30.4%,工矿适应性增加,使用寿命提高25%-108%。  相似文献   
45.
双正交变换为基于块的低复杂度变换,而且与传统的离散余弦变换相比,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变换后图像的块效应,因而被采纳入联合图像专家组织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最新制定的静态图像编码标准JPEG XR中。为了能够改善其无法实现码流长度控制的缺陷,文章深入研究了JPEG XR的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固定压缩比的编码算法。主要思路是通过对双正交变换后的系数进行嵌入式位平面编码,取代了原先的量化步骤,使得压缩码流长度可以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46.
Networks of communicating processes can be viewed as networks of stream transformers and programmed in a lazy functional language. Thus the correctness of concurrent systems can be reduced to the correctness of functional programs. In this paper such correctness is proved formally in the-calculus extended with recursion equations for functional programs. The-calculus is chosen since it allows the definition of properties by least fixed points (induction) as well as by greatest fixed points (coinduction), and since greatest fixed points are useful for formalising properties, such as fairness, of infinitely proceeding programs. Moreover, non-deterministic processes are represented as incompletely specified deterministic processes, that is, as properties of stream transformers. This method is illustrated by proving the correctness of the alternating bit protocol.  相似文献   
47.
钻进过程中金刚石钻头磨损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以下简称钻头)磨损规律,采用均质人造岩石(瓷砖)进行钻进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采用对钻头唇面进行连续显微照相和将钻头称重的方法,获得以下三点结论:(1)在钻进过程中,钻头唇面上出露出的金刚石量呈周期性变化,每变化一个周期钻头就换一层新的金刚石;(2)钻头的钻速随钻头唇面出露金刚石量而变化,金刚石出露多,钻头钻速高,反之亦然;(3)钻头磨损速度随钻头钻速的变化而变化,钻头钻速高,钻头磨损速度快,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48.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an extended discrete singular fuzzy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multiple difference matrices in the rules and discusses its stability and design issues. By embracing additional algebraic constraint, traditional discrete Takagi-Sugeno (T-S) fuzzy model can be extended to a generalised discrete singular Takagi-Sugeno (GDST-S) model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 matrices Ei in the locally singular models, where it can describe a larger class of physical or non-linear systems. Based on th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approach, we focus on deriving some explicit stability and design criteria expressed by the LMIs for the regarded system. Thus, the stability verification and controller synthesis can be performed by the current LMI tools. Finally, some illustrative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49.
提出一种改进混沌扩频序列,并将其应用在多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中,给出了多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的理论推导和SIMULINK仿真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分析,包括信噪比、用户数、改进混沌扩频序列的分形参数和初始值等各自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并比较了改进混沌扩频序列与传统混沌扩频序列的系统误码率随信噪比和用户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改进混沌扩频序列要好于传统混沌扩频序列的系统误码率,具有较好的抗噪声和抗多址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0.
在进行地下矿藏资源研究时,PDC岩屑资料极为珍贵。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PDC岩屑图像资料,有必要对其版权进行保护。本文采用了新兴的数字水印技术,该技术在PDC岩屑图像网络发布系统中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详细说明了此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将它广泛应用于PDC岩屑图像网络发布系统中,取得了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