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69篇
工业技术   636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汽车构造产品的锻造加工 利用锻造加工的零件大都是需要具备一定强度和刚性的汽车机械结构的产品.这些零件因使用的部位不同而要求有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油泵齿轮轴特殊形状设计了齿轮轴精锻模具.通过有限元仿真和精锻实验研究了齿轮轴成形过程和金属流动规律.分析了对油泵齿轮轴精锻工艺中产生齿形角隅填充不满缺陷的原因:角隅填充是成形终了时成形载荷陡增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齿轮轴精锻模具结构的特殊性,其强度无法满足齿形角隅填充所需高成形载荷的需要.基于角隅填充状况,提出了齿形端面斜面分流和环形槽分流,并对传统精锻工艺和两种分流锻造工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分流方法均能有效减小齿形角隅填充时金属流动阻力,保证齿形良好填充,降低成形载荷,并且斜面分流优于环形槽分流.锻造实验验证了有限元仿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3.
TC18钛合金是一种高强、高韧钛合金。本文通过对TC18钛合金铸锭经β区加热、开坯锻造,然后采用3种不同锻造工艺在单相区或α+β区进行多火次锻造,从而得到φ400mm棒材,并对所得棒材进行相同热处理后,对获得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等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工艺三所获得φ400mm棒材组织均匀性和晶粒细化程度均优于其他两种方案;采用工艺三所获得φ400mm棒材在保证塑性指标的前提下,强度、断裂韧性指标最高,且断裂韧性指标增加明显,因此,其综合性能最好,完全满足标准及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关键零部件锻造工艺存在的问题,根据多年来从事液压支架制造的实践经验,结合工厂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胎模锻、翻边锻、自由锻、弯曲等多项改进措施,为工厂液压支架批量化、系列化制造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95.
996.
采用高压直流等离子体氮化技术,对医用锻造钴铬钼合金进行表面氮化处理,考察了氮化温度及时间对钴铬钼合金摩擦性能及润湿性能的影响。运用XRD衍射仪及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氮化层物相组成及表面微观形貌;显微硬度计和光学动/静态接触角仪测试合金表面显微硬度及接触角数值;利用球-盘摩擦实验在干摩擦条件下对氮化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钴铬钼合金试样经直流等离子体氮化处理后,氮化层厚度、表面粗糙度及显微硬度值显著增加,亲水性能及耐磨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较低的氮化温度及较短的氮化时间内,氮化试样物相主要由σ-CoCr相及CrN相组成;随着氮化温度及时间的增加,氮化试样物相中还检测到硬质化合物相Cr2N。同未处理试样相比,氮化试样的磨损率及磨痕宽度减小,氮化参数为800℃-8h时磨损率最低,磨痕宽度最窄,耐磨损性能最佳。未氮化试样磨损机制以粘着磨损为主;氮化试样主要以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及轻微粘着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所提出的拓扑优化方法,对复杂形状叶片锻造的预成形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详细给出了该方法在三维模式下的优化策略、优化目标、单元增删准则、几何模型处理等关键技术。以合理精简毛坯、提高模腔充填性为综合优化目标,利用自行开发的优化程序,经过十余次的优化迭代,获得了理论上的优化结果。研制了叶片锻造模具,对优化后的预成形件进行了锻造成形实验;利用激光测量设备采集了叶片锻件型面的几何数据,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对。对预成形件制备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基于拓扑优化方法所获得的叶片预成形设计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来研究钼粉末等温包套锻造中的塑性变形和致密化。采用三种包套材料来进行模拟:45钢、304不锈钢、和GH4169合金。模拟表明,应变、密度和平均应力的分布明显受护套材料影响,应力、密度分布呈现“U”型。并且再相同锻造条件下,坯料的应力和密度随包套材料所受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变形程度超过40%时用304不锈钢材料做包套材料的坯料的均匀性最好。除了边缘的较小区域外,平均应力随着离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而直线下降。研究表明,在这三种材料中,304不锈钢最适合做钼粉末等温包套锻造的包套材料。  相似文献   
999.
对42CrMo钢锻件白点的生成原因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冶炼、锻造和热处理工艺和方法进行控制,以避免白点生成,提高42CrMo钢锻件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工艺流程的改进和工艺参数的控制,借助球形镦粗板,利用上平砧下平台,经两次镦粗拔长,完成了用连铸坯生产压印滚筒的工艺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