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蔡贵 《纺织器材》1995,22(6):38-39
绕线张力自动控制装置,采用电子线路,能在胶圈生产过程中绕线的张力进行调整和控制,它不但可以用于新型绕线机的研制,也可以用于老机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82.
介绍一种新型电机及其晶闸管调速方法。由这种方法组成的调速系统,具有主电路简单,效率高,对电网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83.
文章针对绕线机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简要介绍,深入分析绕线机当中的软件及硬件这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发现该系统主要是通过直流无刷电动机所提供的动力来实现绕制的过程,并且该系统的功能非常齐全,具体包含了排线、精密绕线以及断线等多样化的功能.此外,该系统还运用了专用的芯片来实现其看门狗的功能作用,极大地丰富了软件处理及光电隔离的抗干扰措施,促使绕线机的抗干扰性能获得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4.
从立式绕线机绕线工艺出发,通过对现有导线夹紧机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经过实践证明,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锻造与冲压》2016,(14):14-15
2016年6月28~30日,舒勒在上海国际绕线机、线圈、磁性材料、绝缘材料及电机制造展上,推出了其最新研发成果:新一代;中槽机Performer S。  相似文献   
86.
针对电机定子自动绕线的运动控制问题,对电机定子骨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穿线法绕线方式,建立了由导针垂直运动和骨架旋转运动复合而成的腰形绕线轨迹数学模型,提出了腰形轨迹两端分别为圆弧、椭圆、劣弧时的运动控制策略;利用ADAMS软件进行了电机定子自动绕线的运动仿真,得到了两端弓高变化对绕线效率及绕线过程中加速度变化的影响;针对弓高为椭圆的情况,进行了样机测试和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运动仿真、理论计算和样机测试三者结果基本一致;提出的腰形绕线轨迹数学模型和运动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解决电机定子自动绕线运动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87.
为了提高绕线机的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双飞叉绕线机控制系统.采用PLC 接收控制信号并驱动执行机构,利用触摸屏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采用交流伺服电机进行双飞叉绕线和转子分度定位,采用全自动张力控制系统提高绕线张力控制能力.使绕线机绕制漆包线速度更快,绕线定位和分度精度提高,绕线质量也明显得到改善,人机交互性更好.实践证明,该双飞叉绕线机操作简单,运行可靠,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全自动流水线的监控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绕线机主轴箱的振动特性,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COSMOS软件对绕线机的主轴箱进行了模态分析并用于主轴箱的结构优化。模拟了主轴箱前10阶固有频率和对应的振动模态,模拟结果发现,基频共振频率仅有767HZ,变形比例达1.31%;第2阶共振频率为801 Hz,变形比例为1.19%,此共振频率极大地限制了绕线机工作转速的提升。通过增设加强筋进行结构的改进,使主轴箱的基频提高了5.4%,第2阶共振频率提高了23.6%。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结构的优化,使主轴箱在重量增加21.1%的情况下,箱体基频提高了55.4%,优化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9.
由于CP1H内置4轴高速脉冲输出功能,且CPU运算速度快。虽然无直线捕补功能,但通过编制直线插补功能的FB功能块,能够在绕线机中将绕线轴和排线轴进行速度同步。结合G系列伺服很好降低绕线机成本。  相似文献   
90.
对传统扁绕机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提出基于IPC(工业个人计算机)的数控扁绕系数,该数控系统由工控机,伺服控制卡,伺服驱动装置,编码器等构成半闭环控制电路。控制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通过建立扁绕机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实现绕线控制。实验表明,该数控系统可提高扁绕机的绕线精度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