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0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测试》2015,(11):50-54
建立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碳糊电极测定药物中槲皮素含量的新方法。以槲皮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得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以m(石墨+聚合物):m(石蜡)=4∶1比例混合制成的印迹聚合物修饰碳糊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在0 V富集150 s,然后从0~0.6 V以100 m V/s扫速线性扫描,记录其在0.338 V的峰电流。槲皮素物质量浓度在1.25×10-6~4.0×10-5 mol/L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0),检出限为4.72×10-8mol/L,应用该方法测定胶囊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得回收率为96.7%~105.6%。该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可用于槲皮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52.
制备了基于高分子化辅酶(PEI-Fc-NAD+)的脱氢酶修饰碳糊电极。用直接混合法将高分子化辅酶、脱氢酶、碳粉与粘合剂适量混合,利用超声振荡得到均匀的碳糊,从而制得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进行表征。电化学实验表明高分子化的电子媒介体在电极表面的电极传递过程属于准可逆的电化学过程,而且电化学活性高分子化辅酶修饰电极后可以实现脱氢酶和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53.
钟琼 《矿冶工程》2012,32(6):99-102
以硫酸溶液对天然锰矿进行改性后, 在碳糊电极/三维电极反应器中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考察了硫酸浓度、锰矿投加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并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在三维电极反应器中, 以40 mg/L硫酸溶液对锰矿进行纯化和改性后, 常温下, 锰矿投加量为14 g/L, 反应1.5 h时, 甲基橙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同时, 通过对锰溶出试验研究表明, 甲基橙的降解是锰矿的吸附性和氧化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修饰碳糊电极测定铜(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晓明  靳永胜 《应用化工》2009,38(9):1378-1380
制备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修饰碳糊电极并研究了铜在该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行为,提出了一种测定铜的新方法。实验发现,在pH=3.6的醋酸钠-醋酸缓冲溶液中,铜离子于-500 mV(vs.SCE)处被吸附还原,富集在该修饰电极表面。从-150 mV以120 mV/s的速率正向扫描至200 mV,铜在约90 mV处出现一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1.0×10-8~2.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9mol/L。并进行了回收率测试,回收率为93%~1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  相似文献   
55.
56.
报道了在碳糊电极上络合吸附阳极伏安法测定钯的新方法。在pH 4.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钯(Ⅱ)与丁二酮肟(DMG)形成的络合物在0.20 V(vs.SCE)搅拌富集60s,静止10 s,然后在0.20~1.20 V范围内以300 mV/s的扫描速度线性扫描,在0.90 V处产生灵敏的阳极吸附伏安峰。其二阶导数峰电流与钯(Ⅱ)的浓度在3.0×10-9~8.0×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富集120 s,检出限达5.0×10-10mol/L。本方法应用于催化剂中钯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6%~4.7%,加标回收率在94%以上,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7.
王酉  徐惠  李光 《传感技术学报》2006,19(5):2077-2080
在丝网印刷碳糊电极上利用吸附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或尿酸酶,并用碳纳米管进行修饰,铁氰化钾作为电子传递剂,制作用于测量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尿酸浓度的生物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仅为5 s,响应电流范围为1.2~30μA,线性测量范围为1~33.3 mM,尿酸传感器响应时间为和电流范围分别为50 s,0.7~14μA,线形测量范围是2~20 mg/dL.用碳纳米管修饰酶电极,改善了电极表面条件,加快了电极反应速度,并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通过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葡萄糖传感器的灵敏度从0.333 8μA/mM提高到0.843 2μA/mM,尿酸传感器的灵敏度从0.402 8μA/(mg/dL)提高到0.713 8μA/(mg/dL).  相似文献   
58.
研制了花椰菜二茂铁修饰碳糊电极,探讨了该电极的性能和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在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pH=5.6)中对抗坏血酸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峰电位Epa=+0.0V(vs.SCE),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的氧化电流与抗坏血酸浓度在1.00×10-5~1.00×10-3mol/L范围内呈线形关系,检测限为3.00×10-6mol/L,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响应时间短,使用寿命20天以上.用于检测果汁饮料中的抗坏血酸,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9.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是在碳糊电极的基础上,添加化学修饰剂制作而成,兼备化学修饰剂和碳糊电极的优势,在多个领域有应用。基于此,从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概念及化学修饰剂的应用要点入手,阐述了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研究进展。我国研究学者对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研究集中于电极的应用,不同研究学者的研究范畴有所差异。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应用涉及到食品领域、药物分析领域、环境监测领域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60.
制备了吡啶-4-甲醛缩色氨酸席夫碱镍(Ⅱ)配合物修饰碳纳米管糊电极,并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甲醛浓度,结果表明,在0.1mol/LNaOH底液中,该修饰电极对甲醛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甲醛浓度与其氧化峰电流值在1×10-4~3×10-4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其检出限为0.13mol/L。将电极用于水发食品中的甲醛含量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