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91篇
  免费   7991篇
  国内免费   5731篇
工业技术   103013篇
  2024年   1555篇
  2023年   5313篇
  2022年   5176篇
  2021年   5411篇
  2020年   4238篇
  2019年   4218篇
  2018年   1701篇
  2017年   2171篇
  2016年   2273篇
  2015年   2700篇
  2014年   5293篇
  2013年   4025篇
  2012年   4631篇
  2011年   4554篇
  2010年   4054篇
  2009年   4264篇
  2008年   5116篇
  2007年   4484篇
  2006年   3827篇
  2005年   3964篇
  2004年   3492篇
  2003年   3206篇
  2002年   2511篇
  2001年   2221篇
  2000年   1884篇
  1999年   1536篇
  1998年   1375篇
  1997年   1206篇
  1996年   1055篇
  1995年   1022篇
  1994年   874篇
  1993年   636篇
  1992年   732篇
  1991年   729篇
  1990年   623篇
  1989年   621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7篇
  1960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电解质气相离子催渗技术 (简称ECA催渗技术 )以及该技术在我厂可倾式滚筒和连续渗碳 (CN共渗 )网带炉上的试验过程及应用。试验表明 ,ECA催渗剂不仅提高渗碳速度 2 5 % ,节约能源 ,而且有效地细化晶粒 ,改善工件碳浓度梯度 ,使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具有非常显著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W/Re流口在高温下使用时,复合界面处会发生反应扩散而形成一个由固溶体(W),双相σ,双相x,固溶体(Re)4个相组成的过渡层。并作出了不同反应扩散时间的浓度分布曲线,及浓度突变形成的双相区,从而确定了各相成份组成。对经反应扩散后的复合界面进行微观观察发现x相、σ相内有许多间隔式微裂纹,据此认为高温下W/Re流口失效原因是使用过程中上述两x,σ相内裂纹扩散,熔体渗入所致。  相似文献   
993.
夏成宝 《表面技术》2005,34(4):60-61
通过对380kW电动机磨损主轴失效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修复该零件的新工艺.采用镀覆特殊镍-Ni-金刚石复合镀层体系,提高了镀层与基体,镀层与工作层的结合力,增加了修复层的硬度,改善了主轴配合面的耐磨性,使修理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94.
995.
硬质合金堆焊层经热处理后的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C、N共渗层、碳化钨型硬质合金(D707)堆焊层、高碳高铬铸铁型硬质合金(D618)堆焊层等几种不同表面处理工艺,经相应热处理后的腐蚀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硬质合金堆焊层经850 ℃空冷、850±5 ℃油淬+400 ℃回火后,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优异的耐腐蚀磨损性能,且简化了表面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96.
分析了在大接触应力的磨损条件下,表面残余应力和硬度对40Cr电火花强化层耐磨性的影响,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滚动磨损和滚、滑动磨损时,随着试样表层硬度的提高,试样的耐磨性增大;强化层中的残余压应力可以提高强化层的硬度并增强其耐磨性。滚动磨损时,电火花强化层的磨损方式主要为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三种机制;在滚、滑动磨损时,除上述三种机制外,还发生了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997.
罗新民  陈康敏 《热处理》2007,22(5):20-25
应用SEM,EDS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研究了高镍铬含氮奥氏体型耐热钢Cr30Ni20NRE在长期高温渗碳环境运行中的蜕变。试验结果表明,长期在高温条件下服役,铸态Cr30Ni20NRE耐热钢中沿奥氏体晶界的珠光体首先融入奥氏体;长期高温单边渗碳形成大量富铬碳化物,促使镍富集并起泡形成瘤状物,催化含碳气体的分解;表层瘤状物使辐射管表层疏松,表面积扩张,加快了碳向基体的渗入,提供了碳化物持续长大的条件,并引起沿碳化物周边开裂和奥氏体基体严重萎缩;合金元素的重新分布造成主合金元素铬和镍产生两极分化,镍和硅的富集促使石墨化,与侵入的氧形成内部氧化空洞和膨胀疏松,最终导致构件穿孔失效。因此,对高温渗碳环境中长期使用的高合金耐热钢,迎渗碳面的抗渗碳性能和其内壁面的抗氧化性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通过对四川气田北干线涪江隧道穿越管道阴极保护电参数的现场测试,取得了实际可信的基础数据,验证了处于水下隧道洞内的穿越段管道,能得到陆上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保护,保护电流所必经的岩石层和锚喷钢筋混凝土层对保护电流没有构成屏蔽的结论,对管道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9.
Na2SiO3—KOH—(NaPO3)6溶液中Ti6Al4V微弧氧化陶瓷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非平衡交流微弧氧化法于Na2SiO3-KOH-(NaPO3)6溶液中在Ti6Al4V表面形成氧化物陶瓷膜。分别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陶瓷膜的组织形貌、元素分布和相组成。相对致密均匀的膜层主要由TiO2(钙钛矿相及金红石相)及非晶相组成。厚约20μm的膜可分为3层:过渡层、致密层与疏松层。电解液所含元素Si,P进入到膜层中,表明电解液组元急烈参与微弧氧化反应,这为通过选择电解液来设计膜层的相组成进而对膜层进一步改性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提高钻机螺旋锥齿轮的承载能力,提高其服役的可靠性,从现用设备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模数的螺旋锥齿轮分别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然后负载试验,比较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的接触疲劳强度σH和弯曲疲劳强度σF、工艺效果、技术难点及经济性。结果表明,模数大于11的,宜采用渗碳淬火工艺,模数8-11之间的,宜采用深层离子渗氮工艺,模数小于8的,可采用浅层离子渗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