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30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现代塑料》2004,(3):27-30
如果你是那类下班回家后还想看看工厂运行情况的经理,那你现在可以通过点击网页浏览器看到模具此刻的工作温度。“能够制作成网页”的模具温度控制器或者TCU就能让你实现愿望。  相似文献   
42.
43.
钢筋混凝土双曲线冷却塔由于施工误差、混凝土长期徐变或收缩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几何缺陷.为了解子午向几何缺陷对双曲线冷却塔结构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产生缺陷前、后2种模型进行各种工况下的计算对比,分析该缺陷对结构动力特性、静力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子午向的几何缺陷提高了结构的水平抗侧刚度,提高了一阶振动频率,减小了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在风荷载或自重作用下,缺陷部位均发生应力集中现象.荷载组合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环向轴力和子午向弯矩增大,而环向弯矩和子午向轴力变化较小;缺陷对温度作用下结构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按规范进行的稳定分析表明,缺陷极大地降低了塔筒的局部稳定安全系数.但是特征值屈曲分析表明,在塔筒喉部半径缩小后,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屈曲系数有所提高,而在竖向荷载下的屈曲系数有所降低,双曲线形状的改变对塔筒在不同方向荷载下的屈曲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44.
超大型冷却塔结构风振与地震作用影响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超大型冷却塔属于典型风及地震敏感结构,随着塔高的日益增大这两种作用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为了研究这两种作用在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对某超大型冷却塔进行风洞刚体测压和气弹测振试验,通过加载试验获得的塔筒表面风压分布模式和风振系数进行风载作用下结构响应计算,和冷却塔在七度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比较.对比结果表明:环基和塔筒响应完全受风振控制,其在风载作用下的内力数值远大于地震作用下的数值,其中子午向和环向内力从塔底到塔顶逐渐变小,子午向和环向弯矩最大值均出现在塔筒的中部区域.两者对于人字柱的内力影响相差较小,和自重作用共同控制人字柱响应;采用振型分解法计算结构响应需要考虑前300阶的振型影响,而对于风振作用的频域分析只需考虑前30阶模态数即可满足.  相似文献   
45.
设计一种基于出风温湿度检测的冷却塔防白雾控制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出风温湿度参数的实时采集,并进行相应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冷却塔是否处于雾区,从而实现防白雾水泵的自动变压控制,利用电动阀控制最大进水量,实现较小混水量的消雾,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46.
47.
文章从闭式冷却塔的结构优化设计入手,对其节能运行措施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闭式冷却塔运行效率的提高和能耗的降低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8.
随着节水、减排、环保等问题的日益严峻,消雾节水型冷却塔逐渐受重视。针对消雾节水型干湿联合冷却塔,建立其传热传质过程气水参数变化的理论计算模型,根据其出塔空气与环境空气掺混过程参数变化,计算分析其成雾特性、蒸发水量,并结合文献数据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对标干湿联合冷却塔消雾验收测试的典型规程,通过出塔空气干湿球温度曲线、最大相对湿度曲线、成雾频率曲线和塔雾指数等,结合某干湿联合冷却塔实测数据,分析了干区进水比例对消雾特性、节水特性、冷却特性的影响。对所研究工况,百叶窗全开时干区进水比例越高,干湿联合冷却塔的消雾节水性能及冷却性能越好,为干湿联合冷却塔的设计优化和运行优化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9.
我公司2?500 t/d生产线配套4.5 MW余热发电系统,凝汽器循环冷却水通过安装在冷却塔上的风扇通风降温。冷却塔内部冷却风扇传动及动力部分在长时间运行以后,会导致冷却塔风扇振动变大,影响风扇安全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使用永磁电动机改造,去掉了减速机和连接长轴,避免了振动,保障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永磁电动机使用后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0.
高位收水是降低湿式冷却塔能耗的有效途径,但其目前主要应用于自然通风冷却塔。鉴于此,构建机械通风高位收水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探究无风和侧风工况下,高位收水对机械通风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机械通风高位收水冷却塔配风区气流存在横向旋涡,且其受环境侧风的影响;在横向旋涡和塔体结构的共同作用下,不同位置的通风量和散热量存在明显差异,且填料区循环水温降占比和气流压降占比分别达到90.5%和51.0%;环境侧风会引起整塔通风量和循环水温降的差异性变化,当环境风速从0m/s增加到10m/s时,0°和90°风向的侧风分别会使出塔水温降低1.47℃和升高2.38℃,而其他风向对出塔水温的影响不超过0.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