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8篇
  免费   95篇
交通运输   278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基于驾驶行为分析的交通流中车辆跟驰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从驾驶行为分析的角度,对车辆跟驰模型中与人的因素有关的GM模型、CA模型、线性Helly模型、AP模型以及基于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车辆跟驰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提出了未来智能交通流中应充分考虑到数字驾驶行为对智能车辆跟驰建模与仿真的影响,以期正确地揭示出交通流的特性和本质。  相似文献   
42.
EM-Sim通过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使得在技术方案的选择阶段能够对各个候选子系统进行替换模拟仿真,迅速找到最佳方案,从而简化了原先需要准备各种规格候选零部件的工作,有助于为样车的制造和试验提供工程目标。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为每个候选子系统提供了详细规格和设计参数,生产者可以通过仿真分析平台来比较选择最合适的配件,从而保证产生的质量。EM-Sim系统界面友好,可扩展性强,是设计人员进行产品性能仿分析、方案决策的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43.
初步探讨了面向开发型驾驶模拟器的具有模块化结构的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方法,从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一套通用的面向结构的汽车动力学仿真程序,便捷地在开发型驾驶模拟器上实现对不同类型或同类型不同结构车辆性能的仿真。  相似文献   
44.
以豪华大客车为例,介绍了利用UG软件进行车身建模的一般过程,以及建模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大客车车身整体骨架的三种有限元计算模型,较全面地分析了这一种模型的特点和适应性,最后给出了一个采用全板壳单元模型计算大客车车身骨架的实例。  相似文献   
46.
依据道路线路设计成果计算出道路模型与地形模型的拼合交线,用设计点(特征线)数据替换拼合交线内的地形点(特征线)数据,形成道路建模所需的原始点集和约束边集。针对原始点集采用逐点插入算法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将约束边嵌入初始三角网中,由此得到外观与内部拓扑关系均为整体的道路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47.
按照键合图的规则,分别建立了蓄电池等效电路的键合图模型和冷却系统的键合图模型,然后将电系统和热系统耦合在一起,实现了蓄电池系统的键合图模型,最后建立了蓄电池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并实现了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48.
高海鸥  王仲范  邓亚东 《汽车工程》2004,26(4):391-393,434
在深入研究某种混合动力汽车(HEV)驱动系统及其各单元动态特性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键合图原理对该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并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计算和研究。研究表明,所建模型较准确地反映HEV的动态特性,并发现由于多动力耦合中弹性与柔性耦合影响导致的载荷与运动波动,并证明调整阻尼可有效减小波动。  相似文献   
49.
文章根据三维动画技术在包头黄河第二公路大桥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实践,介绍了制作桥型泻染图和动画的有关理论与关键技术,提出了程序建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智能交通系统(ITS)建模与控制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交通网络是个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它提出了大量具有挑战性的建模和控制问题。本文力求给以综述并指出运用信息和智能化技术的必要性及其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