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4篇
  免费   801篇
  国内免费   514篇
工业技术   59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505篇
  2015年   593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629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为了在碳钢表面制备耐磨涂层,使涂层与基体的膨胀系数相近,减少涂层应力,将80% Fe,13%P,7%C(质量分数,%)机械混合粉末进行等离子喷涂,制备铁基耐磨涂层.采用粘结剂对偶试样拉伸试验法测定涂层结合强度,采用表面显微硬度法分析涂层硬度,采用MMW-2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以40Cr硬质合金为对磨材料对涂层进行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涂层的结合强度平均值为29.16 MPa,显微硬度的平均值为7.889 MPa,高于陶瓷涂层硬度值,涂层的耐磨性能较好,磨损200 min后,涂层的磨损量在36 mg左右,磨损量约为对磨件的1/13,涂层磨损主要为磨粒磨损机制.  相似文献   
922.
黄亮 《硅谷》2013,(14):45-45,49
铝合金材质被广泛应用在道路交通,建筑装饰,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铝材成为发展现在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铝合金的加工技术在不断的提高,我们研究铝合金加工技术,关系到如何更好的对铝合金进行加工。铝合金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就是温度的控制,温度直接影响铝合金的加工效果,也就是会影响到铝合金的使用寿命。所以研究温度对铝合金加工技术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23.
聚合物颗粒粒径和残余催化剂量(又称灰分)不同,会影响颗粒的功函数、接触面积和发生接触时的电荷转移数目等,故粒径和灰分含量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颗粒在相互接触时对静电的贡献并不相同,尤其是灰分含量较高的细颗粒对静电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在f150mm的流化床冷模装置中,对聚乙烯颗粒-氮气体系进行流态化实验,分别测量了向含较大聚乙烯颗粒的流化床中添加不同粒径的同种聚乙烯细颗粒后的静电压,发现床内电压与所加细颗粒粒径、细颗粒重量分率及细颗粒中灰分含量密切相关,根据上述现象进而提出了包含颗粒粒径作用项和灰分含量作用项的细颗粒作用因子.在实验条件范围内,作用因子小于1.0的三种细颗粒的加入对床内静电压产生影响甚微.而平均粒径最小同时灰分含量最高的细颗粒加入后对床内静电压影响明显,当其作用因子小于1时,同样不会引起床内静电压的太大改变;且当作用因子小于0.5时,静电压还略有降低;而作用因子一旦大于1,床内静电压显著升高;当作用因子继续升高,静电压又有所下降,但同时由于细颗粒的含量增加,粘壁现象变得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924.
腐殖酸钠抑制氧化铝熟料溶出二次反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烧结法熟料溶出过程中添加腐殖酸钠,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二次反应的发生,当添加量为熟料的0.43%时,熟料中氧化铝和苛碱的溶出率比空白样分别高出3.87%和4.51%。通过对赤泥红外光谱测定和熟料溶出液SiO2和Ca2+的浓度分析,初步探讨了腐殖酸钠抑制二次反应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腐殖酸钠的多基团大分子附着在硅酸二钙分子的表面上,使其不与溶液接触而避免二次反应的发生;同时,腐殖酸钠进入溶液解离出阴离子与Ca2+形成较稳定的沉淀,减少了溶液中游离Ca2+的数量,阻止水合铝硅酸钙的生成,从而降低铝酸钠的损失。  相似文献   
925.
采用不同体积浓度的乙醇溶液分别对石灰石和石灰石的煅烧产物CaO进行调质处理,研究它们的碳酸化反应,并与水合调质CaO的碳酸化进行比较。通过SEM和N2吸附法考察吸收剂多次煅烧的微观结构特性,进一步揭示了乙醇溶液促进CaO碳酸化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反应次数的增加,乙醇溶液调质后CaO的碳酸化转化率明显高于石灰石和水合调质的CaO,对于石灰石,乙醇溶液则没有明显的调质效果。CaO经乙醇溶液调质后在650~700℃内有利于碳酸化的进行。乙醇浓度越高,则经调质后CaO的转化率越高,抗烧结性能越好。经乙醇溶液调质的CaO煅烧后比表面积和比孔容均比单纯水合大,远高于煅烧后的石灰石;比孔容分布和孔比表面积分布明显优于煅烧后的水合CaO和石灰石。乙醇溶液调质对CaO的孔有明显的增扩效应。  相似文献   
926.
苏凤宜  邢新会 《化工学报》2008,59(10):2589-2595
使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实现了对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QAS)在水溶液中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准确测量及其在CMC以下的浓度定量。用该法测得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水中的CMC分别为12~13 mmol·L-1和0.70~096 mmol·L-1,与电导率法、表面张力法和芘荧光法的检测值相近。对DTAB和CTAB的检测下限分别是011 mmol·L-1和1.7 μmol·L-1,定量范围分别为0.11~9.73 mmol·L-1(0.034~3.0 g·L-1)和1.7 μmol·L-1~0.27 mmol·L-1(6.2×10-4~0.1 g·L-1)。结果表明,使用FITC荧光探针检测QAS具有安全、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7.
几种不同基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层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大放  林玉姣 《化工学报》2008,59(10):2596-2600
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中,膜污染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选用4种膜基材料:聚酯无纺布、聚丙烯无纺布、聚酯筛网、聚酰胺筛网,考察膜基材料受污染程度,分析膜面污染物成分。结果表明:应用DM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4种材料易受污染的程度依次为聚酰胺筛网、聚酯筛网、聚丙烯无纺布、聚酯无纺布,筛网比无纺布更易发生不可逆污染。膜面物质不可逆污染层中的胞外聚合物含量对膜污染有重要作用,其中蛋白质、多糖均与膜污染相关,蛋白质较多糖与膜污染具有更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28.
锂离子电池合金型负极材料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合金电极与电解液相互作用的研究非常少。本文采用电镀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Cu6Sn5合金薄膜电极,研究了各种电解液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电极在LiN(CF2SO2)2(LITFSI)为溶质的电解液中表现出比在常用的以LiPF6作为溶质的电解液中更高的容量和更好的循环性能。合金薄膜电极在1mol·L-1 LITFSI/EC∶DEC(1∶2)电解液中具有更小的反应电阻和更大的反应电流密度,锂离子在电极上插入和脱嵌的可逆性良好,反应电阻只有在1mol·L-1 LiPF6/PC电解液中的1/10。研究结果表明,乙烯碳酸酯(EC)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中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29.
周友龙  陈挥  胡久富 《中国涂装》2008,(3):I0008-I0011
前言 热喷涂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己经在许多国家的钢结构制造与维护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直到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德国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对电弧喷涂设备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造,大大提高了防腐涂层的质量,推动了电弧喷涂技术在钢结构制造的普遍应用,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930.
通过对等离子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和液料热喷涂等热喷涂工艺在光催化TiO2涂层领域的应用分析,阐明了不同热喷涂方式对涂层性能有不同的影响,指出液料热喷涂可以较好地减少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并能进一步细化晶粒,可以制备具有较好光催化性能的重要环保材料。而在涂层粉末中掺杂其他元素可以改善涂层的光催化性能,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掺杂元素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