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9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431篇
工业技术   511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周邦新 《金属学报》1990,26(5):28-33
研究了(110)[110]Fe-Si单晶体的冷轧和再结晶。经过70—90%冷轧后,得到了强的{111}〈110〉和弱的{111}〈112〉加工织构,退火后得到了集中的{111}〈112〉再结晶织构。冷轧变形后,{111}〈112〉取向的地区比{111}〈110〉取向的地区先发生回复,{111}〈112〉取向的亚晶吞并滞后回复的地区而长大,成为再结晶晶核。这种再结晶织构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地称为同位成核-选择生长。  相似文献   
92.
纯铝双晶体交变形变损伤断裂过程中晶界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章  林实  肖纪美 《金属学报》1996,32(10):1049-1055
从同一块纯名双晶体截取试样,分别垂直或平行于其晶界面进行对称拉压疲劳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加载方式下,晶界在晶体交变形变损伤断裂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有明显区别,横向晶界在变形过程中形成明显的不均匀形变带及多层次的影响区,比较容易萌生裂纹,而纵向晶界变形极小,只发现沿主滑移带的变形及微裂纹形核。  相似文献   
93.
通过调整奥氏体-铁素体区循环形变参数,研究了铁素体区变形温度、奥氏体区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冷却速度对X60管线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循环变形工艺所得到的X60管线钢的铁素体晶粒大小为3.7μm,抗拉强度为639MPa,断面收缩率为79%,与CSP工艺下的组织相比,更加均匀细化,抗拉强度提高了16%。  相似文献   
94.
铍青铜形变时效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狄平 《金属热处理》2003,28(2):63-64,69
用正交试验的方法 ,对铍青铜形变时效工艺进行了优选。试验表明 ,控制冷变形度、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 ,可获得高的硬度 ,优化后的铍青铜形变时效工艺为 :37%冷变形 + 2 90℃× 2h。  相似文献   
95.
循环载荷下裂尖形变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散斑干涉技术,在常幅载荷下对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的一个循环周期内,不同加载阶段的裂尖应变、裂纹张开位移进行了原位测量,给出了裂纹闭合对裂纹张开位移及裂尖形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裂纹闭合和残余压应力的存在,疲劳裂尖应变与外加载荷的平方并不成正比,在加载初期,裂纹处于闭合状态,裂尖应变无明显变化,随着载荷的增加,裂纹逐渐由远离裂尖处张开并向裂尖发展,一旦裂纹完全张开,裂尖应变迅速增加,对裂尖应力-应变状态的分析表明,裂尖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类似于光滑试样低周拉压疲劳应力-应变滞后关系。  相似文献   
96.
1Cr18Ni9Ti超高强度不锈钢丝的微观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超高强度奥氏体不锈钢丝在多道次拉拔过程中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当拉拔变形量大于30%时,组织中开始出现形变马氏体,且变形量越大形变马氏体数量越多,尺寸越小:并分析了拉拔时产生形变马氏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铜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和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神经网络对Cu-Cr-Zr合金变形量、时效温度和时间与硬度和电导率样本集进行训练和学习,采用改进的BP网络算法-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建立了形变热处理工艺BP神经网络模型,得出了具有较高综合性能的最佳工艺参数:在80%变形量,450-480℃,2~5h形变热处理条件下,硬度和电导率分别可达HV150~157和74%~77%(IACS)。  相似文献   
98.
99.
采用电化学结合低应变速率拉伸实验(SSRT)的方法和OM、SEM等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Fe-18Mn-0.6C TWIP钢充氢条件下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各类微观组织结构对氢致脆性的作用。结果表明,TWIP钢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700℃退火板晶界处容易观察到(Fe, Mn)3C渗碳体。900℃退火获得的中等尺寸均匀晶粒的TWIP钢具有最高的强塑积。在电化学充氢和SSRT同时进行下,TWIP钢的强度和塑性大幅下降,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强塑积损失率(R)呈增大趋势。高温退火得到的大尺寸晶粒在变形中更容易产生形变孪晶,孪晶/孪晶交叉位置和孪晶/晶界交叉位置是氢致裂纹的主要来源。尽管相对低温退火得到大尺寸晶粒和界面处层错能(SFE)变化使TWIP钢在变形中不容易产生形变孪晶,但其局部粗大的碳化物与形变孪晶间产生的应力集中处极易形成空位,演化成裂纹源,使相对低温退火的TWIP钢本身塑性不高。低于800℃退火对TWIP钢提高氢脆抵抗力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报道了不同取向Al单晶体在循环形变过程中的应力响应、内耗和超声衰减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应力σ、内耗Q~(-1)和超声衰减△α对晶体取向有明显的依赖性,单滑移取向和多滑移取向晶体之间,上述三量的差别很大,对同一取向晶体,σ增加对应着Q~(-1)减少和Δa增加,但Δa达到最大值需要的循环周次少于σ达到最大值所需的循环数,而Q~(-1)与σ则基本上同时达到最低值和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