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9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431篇
工业技术   511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研究了溶质原子浓度、Si晶体第二相、残余形变、外加莫来石(Mullite)短纤维及其交互作用,对二元Al—Cu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试验材料采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为18%。实验结果表明:随溶质原子浓度的升高,A1-Cu二元合金中GP,θ″和θ′相的析出都得到了相应加快;Si含量超过一定值后,随Si含量增加,A1-Cu-Si合金中GP区形成受到抑制,而θ″和θ′相的析出得到加快;形变对GP区的抑制和对θ″,θ′和θ相的加速析出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纤维本身除对GP区抑制和对θ″,θ′相的析出加速外,还会与溶质原子、合金元素或第二相以及残余形变交互作用,使GP区被抑制,而θ″,θ′甚至θ相被加速析出等现象进一步加强。用位错理论能较好地解释析出反应延缓与加速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63.
王久亮 《热加工工艺》2006,35(10):16-18
研究了不同形变与热处理工艺对多元Cu-Cr合金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有显著的时效强化特性,强化相为Cr,当合金经65%变形再经500℃×4 h时效处理可获得较高的硬度;变形能降低合金的冲击韧度,而时效处理对合金的冲击韧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4.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s in a wide temperature rnage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1200K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rmal activation approach.Using observed instantaneous stress response to the strain rate jump (Δσtr),the activation volume Vs,then the activation enthalpy ΔH,activation free enthalpy ΔG and activation entropy ΔS were calculated.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high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is estimated to be 3.66eV,which is larger than the self-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binary TiAl(3.01eV).The dislocations at 1173K are generally curved or bowed,even helical-shaped dislocations.The climb of ordinary dislocations as well as twinning has grealty contributed to the plastic deformation.The CRSS at 1173K is estimated to be 180MPa.The higher resisting stress at both room temperature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 might relate to the high Nb content of the alloy.  相似文献   
65.
室温变形γ—TiAl基合金中形变孪晶与α2片的交截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透射电镜在室温变形的γ-TiAl基合金中研究了一种新的形变孪晶与α2片的交截机制.选区电子衍射和矩阵分析结果表明γ基体中的形变孪晶切过α2片时,如果形变孪晶的宽度与α2片宽度相当,则α2片可以通过K1={3031},η1=1/18<10 16>的孪生机制来协调形变孪晶产生的切变.由于α2片与γ基体之间存在(0001)α2∥{111}γ,<1120>α2∥<011>γ的晶体位向关系,α2片的1/18<10 16>{3031}切变矢量等价于形变孪晶的切变矢量1/6<112]{111},因此形变孪晶产生的切变可完整地切过α2片而不需要交截区附近γ基体中其它滑移系或孪晶系开动来辅助协调变形.  相似文献   
66.
采用Gleeble 3800热力模拟实验机,研究了一种Ti微合金钢在850~1 150℃、0.1和1.0 s-1条件下的变形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再结晶后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形变激活能与变形条件相关,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Avrami指数m同样与变形条件有关;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建立的Ti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的特征应变、特征应力、动力学以及稳定状态晶粒尺寸的数学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7.
葛南  摘译 《轮胎工业》2007,27(9):554-554
美国《橡胶世界》2007年236卷2期56页报道:轮胎生产商正要求其轮胎检测系统具备更高的测试精度和速度及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于高品质和高安全性轮胎,则要求检测其高速转动时表面细小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LMI科技公司在EyeCon品牌下开发了Sensors That See系统,该系统采用在线激光技术,专为胎侧最终检测而设计。当轮胎转动时,该设备每秒可测量胎侧数千次,从而提供高密度的数据,以检测微小缺陷。Eye Con采用特殊的双目镜观察光学技术,即将分布在激光线两侧的两台照相机组合在一个传感器框架上。据公司称,双照相机设计确保传感器能够监测到全部激光线,甚至在凸起的陡峭边缘或凸起的几何轮廓处。这种设计确保不出现数据缺失或产生无效数据,能够提供完整的轮廓信息。  相似文献   
68.
张娟  瞿金平 《中国塑料》2002,16(6):23-26
假设聚合物熔体的缠结网络形变是非仿射的,运用瞬态网络结构原理,采用在本课题第一部分^[1]中所建立的动态速率方程,并对上随体Maxwell本构方程加以修正来建立一个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利用这一模型来研究振动剪切作用下LDPE熔体的流变行为,研究表明,随着应变振幅和频率的增加,LDPE熔体的剪切应力也增加,同时指出了非仿射网络结构模型的精确变比仿射结构模型有较大提高,这表明在振动力场作用下,网络形变发生了非仿射形变,因此在建立振动力场作用下聚烯烃熔体本构方程时,不能假设其网络是仿射形变的。  相似文献   
69.
电力铁塔作为电力输送的支柱,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域经济运行。然而在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铁塔塔身主材的应力会加大,这可能会造成铁塔发生压坏、拉坏、扭坏等现象。研制了电力铁塔的塔架模型,将4只光纤Bragg光栅(FBG)分别安装于塔身主材2根左平面桁架的表面和2根右平面桁架的表面,测点分别位于4根主材的1/2处。通过荷载改变塔身主材所受内力,使得各根主材发生挠度变化,从而导致粘贴其表面的FBG产生波长移位。荷载试验表明:在对铁塔塔身主材进行加载和卸载时,位于铁塔塔身主材的4个测点的FBG的实验灵敏度分别为5,6,7,6pm/kg,重复性误差为1.9%,2.6%,3.2%,1.2%FS。  相似文献   
70.
丁山  宋丽晓 《计算机科学》2014,41(12):269-274
基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最早出现的微小动脉瘤病症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有效的微小动脉瘤检测算法。首先在传统模板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多参数模板匹配算法,并且使用相对误差和与相关系数来共同制约匹配度,从而实现了更为精确的匹配提取;其次提出了基于分布特性的计分策略和自适应加权的汇总策略,避免了单纯采用各个特征量作为独立约束指标进行筛选时忽视各个特征量的约束力大小的弊端。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微小动脉瘤的检测真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