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77篇
地球科学   11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国家海洋局推荐的"近海复杂水体环境的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国家海洋局自2007年至今获得的国家科技奖最高奖项。该项目由  相似文献   
82.
<正>本期《海洋通报》共发表论文18篇。这些论文的发表是与41位专家的认真审读、详查核实、推敲分析、中肯评价分不开的。特向诸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名单如下(以姓氏笔画为序):万世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文俊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相似文献   
83.
<正>本期《海洋通报》共发表论文16篇。这些论文的发表是与39位专家的认真审读、详查核实、推敲分析、中肯评价分不开的。特向诸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名单如下(以姓氏笔画为序):丁平兴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万世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剑华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于君宝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尹宝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江涛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春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王喜年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丛丕福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冯慕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相似文献   
84.
<正>版权问题:敬告向本刊投稿的作者:投稿中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稿件自发表之日起,其专有出版权和网络传播权即授予本刊,并许可本刊在本刊网站及本刊授权的其他收据库收录。用稿范围:主要刊登国内、外在海洋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以及与海洋科学技术有关的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仪器装备、海洋工程、海洋国防建设等。投稿要求: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内容可靠、写作规范;符台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等科技论文的一般要求;篇幅一般不超过6000字(包括图表)。  相似文献   
85.
海南岛近岸海域夏初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夏初对海南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及其水质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近岸海域浮游植物75属178种(含变种及变型),硅藻占有绝对优势,种类数最多为角毛藻属;群落以暖水沿岸型和暖水外洋种类型为主,细胞丰度范围为(3.00~7916.92)×10~4/m~3,平均值为(834.32×10~4)/m~3,呈现出由近岸海域往外海逐渐递减,由东北部往西南部逆时针减少变化趋势;夏季初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布主要受到N、P比例的影响,浮游植物丰度与温度、盐度、Si、N、P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从N、P的比例来看,海南岛近岸海域表现出明显的N限制。  相似文献   
86.
书海拾贝     
快速变化中的北极海洋环境张占海著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7-9月,由国家海洋局主持,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组织实施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考察队由"雪龙"号科学考察破冰船承载,前往北极洋加拿大海盆,考察了北纬80°以南的大范围海域,对北极海洋、海冰、大气进行了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87.
桂枝 《海洋世界》2004,(10):28-31
在这里。在满月的苍穹之下。我们在感觉上如此接近斯坦贝克和里克茨所描述的“一物即万物”的意境。浮游生物、波光粼粼的海面、这个曼妙的星球、一个无限扩展的宇宙。都被时间之链紧紧地结合了起来。  相似文献   
88.
海底碳封存是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确保高效安全地封存CO2,需要在封存前、封存期间和封存后对CO2的潜在运移空间进行勘探、评估和监测。当前可用于海底碳封存监测的方式主要有聚焦海底井筒的内置传感监测、聚焦储层和盖层的地球物理监测以及聚焦海床和海水层的海底环境监测。这3种方式在海底碳封存监测中分别可获得注入、监测井筒附近的温度、压力和声学等数据,深部储层和盖层地震、电磁、重力等数据,以及浅部沉积层和海水层声学、化学和海洋学等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识别注入地层CO2的运移特征。但欲获取海底碳封存监测的相关数据,必须首先实现针对相关监测技术和研究方法的集成应用和优质方案的设计,这也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着尽可能降本增效的原则,为实现科学有序地进行海底碳封存监测,整理了不同监测方式和相关支撑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海底碳封存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海底碳封存作业的实施和发展提供基础指引。  相似文献   
89.
氧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 Re、Mo 和 U 主要依靠扩散作用通过沉积物—水界面,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沉积物中自生富集,Re在轻度还原的次氧化沉积环境中富集,Mo在还原性更强的硫化环境中富集,而 U 具有较宽的富集沉积深度区间。Re、Mo和 U 独特的地球化学行为使其可用于指示海洋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其在沉积物中的自生富集程度与沉积时所处的氧化还原条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e、Mo 和 U 在氧化沉积环境(Re/Al<1.3×10-7,Mo/Al<0.4×10-4)和季节性缺氧区覆盖的沉积环境中富集程度较小,在常年性缺氧区覆盖的沉积环境(U/Al>5×10-4,Mo/Al>5×10-4)和硫化沉积环境(Mo/Al>5×10-4)中富集程度较大。除依据其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和相对富集程度进行定性分析之外,还可以结合元素富集系数(TMEF<1 表示亏损,TMEF>1 表示富集,TMEF  相似文献   
90.
晚二叠世时,湖北赤壁位于扬子台地与北部硅质岩盆地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古地理位置,使该地区发育一套独特的地层 沉积序列.沉积微相、古生物化石和草莓状黄铁矿的综合研究表明,晚二叠世长兴期至早三叠世早期,赤壁剖面沉积环境演化 可分为6个阶段:近氧化的深水台缘硅质岩沉积、含氧量正常的台缘缓坡沉积、火山活动加剧而含氧量正常的台缘缓坡沉积、 大灭绝后严重缺氧环境的沉积、大灭绝后贫氧环境下的沉积、大灭绝后氧化环境的沉积.由于赤壁剖面处在远离陆地的台缘缓 坡环境,陆源剥蚀的影响可能比较有限,因此火山作用带来的营养物质可能是引起大灭绝后海洋缺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