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8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563篇
地球科学   271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提出了用GPS卫星星历来近似模拟计算载波多普勒频率和卫星信号延迟,进而用计算机模拟GPS接收机的中频数字信号,为软件GPS接收机的模型算法提供数据源.与实际接收的卫星中频数字信号的频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计算机模拟GPS IF信号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2.
因民铜矿发育两种金矿化类型:一是铜矿的伴生金;二是热液构造蚀变岩型。化探样品分析结果显示,金矿化主要赋存于金箔箐断层上、下盘的角砾状蚀变岩内,空间上受岩性和断裂构造的双重控制。邻区拖布卡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与本区相似,在成矿地质年代上作以类比推测,认为喜马拉雅期是主成矿期。另外通过对光片镜下和化探原生晕样聚类分析研究,发现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具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及热液特征。  相似文献   
23.
一种DBS多普勒中心的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普勒中心估计是DBS成像的重要问题,其估计的准确性决定了扫描中心角补偿、距离走动校正等多项性能的精度.对DBS基本原理和多普勒中心估计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采取相关函数法完成精确多普勒中心估计,利用距离走动率进行解模糊的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还提出了采取三重频法来避开多普勒盲区,从而得到无模糊的多普勒中心,保证高精度的成像.  相似文献   
24.
多普勒声雷达对化音地区风场结构探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1990年8月多普勒声雷达在“HEIFE”区化音站探测的资料,对该地区的PBL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用声雷达回波强度的双对数廓线确定大气边界层高度仍不失为一有效的方法。大气边界层高度演变过程的特点是:白天对流层边界发展较快,但维持时间较短;而夜间稳定边界层维持时间较长,且在其发展较高时,在近地层又发展出一个新的稳定层结,呈现多层次的SBL结构。ML内垂直风速方差的归一化结果与Lenschow大致相同。另外,在一次冷锋过境天气背景下风场出现低空急流结构。  相似文献   
25.
FS方法及其在综合多项震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式识别方法--FS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取为某些论域上的模糊子集.先以每三个原始特征组成子分类器的特征集,“训练”这些分类器,然后对子分类器进行筛选,最后用筛选出的子分类器的“软”分类结果的加权平均作为判别函数,形成总的分类决策.将FS方法应用于综合多项震兆,并进行了一系列控制试验,还与地震学中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FS方法是稳定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
个旧矿集区锡铜多金属多因复成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地槽及地槽阶段、地台阶段和地洼阶段。地槽演化阶段即有锡的初步富集;地台演化阶段的早期即初“定”期,由于受基底活动余波的影响,地壳仍有较大的活动性,在滇东南一带产生了强烈的断拉谷运动及与之伴生的海底火山成矿作用,造成锡铜多金属的再次富集;当壳体演化至燕山期地洼阶段,早期北东向断拉谷系统再次活化,形成大规模的深部壳源重熔岩浆,岩浆重熔及上侵定位过程中同熔或萃取了大量的深源锡铜等成矿元素,在构造有利部位对先成矿体或矿化体进行再造和叠加富化,并形成了一系列具后生成矿特征的矿化类型。文章阐述了个旧矿集区锡铜多金属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多因复成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27.
江西“4·12”降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郭艳  应冬梅  刘冬梅 《气象》2005,31(11):47-51
通过分析江西省2003年4月12日降雹天气过程中,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的CINRAD-SA多普勒雷达资料的演变特征,归纳出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相关特征,提出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几个着眼点和指标.发现应用弓状回波、TBSS、“逆风区”、低层中尺度辐合线、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及冰雹指数的变化能有效地指导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并有一定的提前量.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 2 0 0 4- 0 8- 1 0咸阳地区强对流暴雨天气产生的大尺度形势场、能量场、卫星云图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分析 ,表明 :这次强对流暴雨发生在副高摆动西伸北抬、中高纬度低槽东移南压的大尺度背景下 ,暴雨发生前期对流层中下层呈强烈的对流不稳定 ,地面冷锋抬升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的主要因素。多普勒雷达观测表明强暴雨中心回波强度均在 5 0 d Bz以上 ,云顶高度均在 1 0 km左右。其中 0 6— 0 7时南部乾县、武功的暴雨是由典型的 β中尺度系统直接影响造成的 ,此β中尺度对流云团内部存在明显的中尺度气流辐合。强回波出现时 1 h积累降水量图显示的数值与实测降水量相吻合  相似文献   
29.
指出了零等速线在阿克苏地区多普勒雷达的径向速度图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并对零等速线进行了说明、分析,为多普勒径向速度图的分析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信息市-县气象局间的自动、快速传输,根据山东省等效多普勒天气雷达应用系统特点和济南市气象通信条件,利用已有的2MSDH网络系统,采用FTP传输协议技术体系,建立了济南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市-县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