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2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61篇
工业技术   23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设计了用PLC和HMI改造YL56型洗瓶机电气控制系统的装置,用以监控洗瓶过程及洗瓶效果,以提高生产与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2.
微电解深度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电解法对造纸中段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后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3、铁炭比(体积比)为2、H202投量为0.5Qth的最优条件下,中段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8%以上,CODcr去除率可达78%,微电解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深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3.
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带电水冲洗是防止电网发生污闪事故的方便有效且经济高效的方法。针对国内没有专业的高空带电水冲洗装置、且高空带电水冲洗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该文在伸缩臂式高空车的基础上,集测距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设计了一套可视化的安全控制系统,防止了高空带电水冲洗作业过程中触电、碰撞的危险,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4.
95.
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汽轮机不开缸除钠盐方法——灌水泡洗法,该方法在平顶山天源盐化有限责任公司1^#、2^#汽轮机应用获得了成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环己酮装置废碱液分离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环己烷氧化法制备环己酮中氧化液废碱的分离问题,提出了将重力沉降技术、旋流分离技术和聚结分离技术依次串联组合的梯度分离技术,同时采用较为先进的两段逆流碱洗工艺,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该技术在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80kt/a环己酮生产装置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当一级碱洗分离器进口Na+含量在2.92%~3.20%,经过碱洗分离系统处理后,聚结器出口有机相中Na+的质量浓度由改造前的6 mg/L以上降低为3mg/L以下,聚结器出口有机相中水含量由改造前的0.1%~0.2%降低为0.05%左右。环己酮生产工艺中烷蒸馏塔工作周期由改造前的平均2个月延长至9个月以上,实现整套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转。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7.
石焦引进AS循环工艺及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石家庄焦化厂从德国KK公司引进的AS循环脱硫冼氨工艺的优缺点并对影响煤气净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
大机组油路的清洗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大化肥装置的大机组油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油路不净、流通不畅而严重威胁装置安全运行的情况.本文着重介绍了合成氨装置大机组公用油系统油路的清洗方法、步骤及效果等问题,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
娄德安 《洁净煤技术》2007,13(3):18-20,7
在试验室中应用液压动筛跳汰机洗选无烟煤,通过调整参数试验,洗选精煤降灰效果明显,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00.
Current treatment of the remaining soil fines from soil wash is onerous and expensive, and therefore, in this work, we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electrodialytic remediation (EDR) as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The study focuses on EDR efficiency as a function of current strength, liquid-to-solid-ratio (L/S), pH and time. We found out that during the experiments, Pb was easily dissolved by the acidification resulting from water splitting at the anion-exchange membrane. When higher currents and/or higher L/S ratios were applied, it was found that water splitting occurring at the cation-exchange membrane increased the pH, and this resulted in decreased remediation efficiency. It was shown that complete remediation of the soil-fines is possible, with the majority of the Pb being transported into the catholyte and precipitated at the cathode. Based on the result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EDR is implemented using a number of reactors in series, where the initial reactor works at the highest possible removal rate, and the final reactor works at the target Pb-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