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40篇
  免费   1635篇
  国内免费   970篇
工业技术   21545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476篇
  2021年   553篇
  2020年   554篇
  2019年   584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593篇
  2016年   761篇
  2015年   769篇
  2014年   1030篇
  2013年   1225篇
  2012年   1279篇
  2011年   1438篇
  2010年   1020篇
  2009年   902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1054篇
  2006年   1155篇
  2005年   1048篇
  2004年   882篇
  2003年   789篇
  2002年   721篇
  2001年   545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398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在微亲水人造岩心上开展的室内驱油物理模拟试验,探讨了毛管数对不同粘弹性聚合物溶液驱油效率及残余油饱和度的影响.同时,在相同毛管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对其驱油效率及残余油饱和度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粘弹性条件下毛管数与驱油效率关系的一族曲线;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粘弹性聚合物溶液下毛管数对驱油效率及残余油饱和度的影响规律,即在毛管数相同的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越高,体系的采收率越高,残余油饱和度越低,说明了聚合物溶液的弹性也是影响其提高采收率、降低残余油饱和度的重要因素.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聚合物驱油机理和现场作业具有行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有机盐聚合醇氯化钾钻井液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霍尔果斯背斜构造极其复杂,内应力极高,地层倾角大,断层、破碎带多,并存在高低压互层;安集海河组的灰绿色软泥岩水化严重并具有粘弹塑性.该区块重点探井霍003井三开、四开井段选用有机盐聚合醇氯化钾钻井液,同时为保证钻井液在高密度下(2.55 g/cm^3)具有好的流变性,使用活化铁矿粉、活化重晶石加重.应用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强抑制和多元封堵的措施,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较强的携带能力,钻进中曾携带出重2.8 kg和5.1kg的大掉块;滤失量低,泥饼质量好,封堵能力强,造壁能力强,减轻了井下阻卡程度;有良好的储层保护能力;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现场合理使用和维护钻井液,霍003井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钻井周期,井身质量优于邻井.指出在高密度下,未选出适合有机盐聚合醇氯化钾钻井液的稀释剂,钻井液流动性较差.  相似文献   
73.
连续式超临界流体萃取进卸料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包括连续式操作在内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一种通过球形进、卸料器完成固相物料超临界流体萃取连续化进卸料的装置 ,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给出装置中各主要部件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4.
阳离子化多元醇防塌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聚乙烯醇类防塌剂表现出较明显的增粘负效应,可引起钻井液粘度的急剧增加,严重影响其推广应用.通过金属盐催化降解和阳离子化反应,研制出了抑制性好且增粘负效应低的阳离子化改性多元醇防塌剂.考察了阳离子化试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取代度、反应效率和产品主要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阳离子化多元醇防塌剂最佳制备条件,即:PVA与阳离子化试剂物质的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 h,阳离子度可达0.435.  相似文献   
75.
为了对钻井过程中的井壁失稳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地震和测井信息的分形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出了综合利用地震记录的分形属性预测测井曲线并进而在钻前预测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的模型。首先从井旁地震记录中提取出能全面反映地震非线性特征的分形属性,运用能充分利用样本信息的CUSI神经网络,建立已钻井段地震分形属性与测井数据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未钻地层的声波和密度测井曲线。在此基础上运用井壁稳定分析模型,计算地层的孔隙压力、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从而在钻前预测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该方法在西部某油田的应用表明,用地震记录的分形属性钻前预测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6.
富CO2流体对深部碎屑储层影响机制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流体中富含CO2,进入沉积盆地之后可与碎屑岩储集层相互作用,改变储层物性.利用压实成岩模拟装置,采用粒径为0.3~0.5 mm的长石颗粒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注入CO2的模拟试验,并通过分析流体中的化学成分变化监测发生的化学反应.注入CO2后取样表明,Si、Ca、Na的离子浓度在注入CO2后28h轻微下降;但在注入67h后Si和Na离子浓度上升,Ca离子浓度下降;注入150h后的取样表明,Ca离子浓度升高.加入CO2后试验砂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降,但渗透率降低的速率更快.表明CO2进入沉积盆地的初期,由于形成CaCO3沉淀和钙蒙脱石等新矿物,砂体渗透率降低,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77.
《Drying Technology》2007,25(6):971-983
This article reviews developments in the simulations of spray dryer behavior, including the challenges in modeling the complex flow patterns inside the equipment, which are often highly transient and three-dimensional in nature. There appears to be considerable scope for using CFD simulations for investigating methods to reduce the rates of wall deposition and of thermal degradation for particles by modifying the air flow patterns in the chamber through small changes in the air inlet geometry. Challenges include building particle drying kinetics and reaction processes, as well as agglomeration behavior, into these simulation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uld be valuable supplements to pilot-scale testing, enabling more extensive and accurate optimization to be carried out than hitherto possible. New understanding of reaction processes and materials science, in combination with recent knowledge of the application of CFD to these problems, may enable new engineered powder products to be developed from the one-step spray-dry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78.
板型燃料组件内部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板型燃料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商用流体力学计算程序CFX5对板型燃料组件内部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燃料组件不同流道的流速分布和温度分布均较均匀,单一流道的流速分布和温度分布也较均匀。燃料板所构成的各流道从外到内流速变化不太大,在中间流道内流速稍小一些,但差值很小;燃料组件单一流道内的流速在壁面附近快速减小,壁面上流速为0。燃料板和定位梳的温度最高,侧板温度与板间流体温度相近,侧板外侧的流体温度较低。  相似文献   
79.
根据中原油田地层高温、高盐、易塌、易漏失及水平井的特点,优选了适用于水平井的强抑制强封堵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优选的强抑制强封堵聚合物钻井液具有良好的井眼净化、摩阻控制、井壁稳定及油层保护等性能.现场应用时能满足钻井、录井、测井的需要,钻井施工顺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0.
无线随钻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目前,无线随钻测量技术是石油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详细介绍了无线随钻测量仪器的传输方式、国内外无线随钻测量技术的主要进展和应用现状,指出了国内外无线随钻测量仪器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分析了无线随钻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无线随钻测量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随钻测量仪器,以加快我国无线随钻测量技术的发展,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