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70篇
工业技术   25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钼酸锶红色荧光粉的燃烧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SrMoO4:Eu3+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燃烧温度、保温时间、Eu3+和电荷补偿剂Na+浓度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燃烧合成SrMoO4:Eu3+红色荧光粉的优化工艺参数。SrMoO4:Eu3+荧光粉样品的激发光谱在200~350nm之间有一个宽带主激发峰和分别在近紫外394nm、蓝光465nm处有2个次激发峰,其红光发射峰位于617nm处。  相似文献   
992.
淄博窑是中国北方代表性陶瓷老窑口,在传承关系上属于磁州窑系,创烧了大量日用和装饰陶瓷。淄博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是鱼纹图案,多应用于盘、碗等陶瓷器皿。民间画工以简练的用笔,娴熟的写意画风,将美与功能使用相结合,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装饰风格。鱼纹装饰所寄寓的美好寓意代表了创造者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造物观念。本文通过对淄博窑鱼纹装饰风格特征、工艺技术、审美追求、艺术表现的分析,深入阐释纹饰背后的审美意蕴与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993.
壳聚糖/烟用二乙酸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进  华兆哲  陈坚 《化工进展》2004,23(4):402-406
以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研究了壳聚糖改性后烟用二乙酸纤维丝束纤维的抗菌效果。发现改性纤维抗菌活性随着壳聚糖浓度和脱乙酰度增加而提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改性纤维表面菌体被抑制;通过电镜照片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壳聚糖和二乙酸纤维表面发生了物理吸附并可能伴有化学交联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磷铁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磷铁在国外用于冶金、原子能、建材、炸药、石油等领域的情况,及不同用途对磷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5.
一种基于灰度世界模型自动白平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数码图片的处理中,白平衡用来进行各种色温下的颜色修正重现,而传统白平衡方法本身存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正确重现真实色彩.基于灰度世界模型(Grey World Model)的自动白平衡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算法的缺陷,从而得到预期中的更为“真实”的图像.这种白平衡方法是在传统理论和灰度世界模型假设基础上的一种算法,在实际算法中根据摄入图像及其拍摄场景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白平衡统计区域以及对蓝色白平衡乘法系数进行了调整.在实验中,利用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机仿真处理,得到了理想的结果.该白平衡算法改善了传统算法,获得的图像更为真实,可以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产品中.  相似文献   
996.
In this work, ZrO2-Ce: YAG composite phosphor ceramic for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brightness w-LEDs was fabricated for the first time. A novel redshift mechanism of Ce3+ emission is discovered in the composite ceramics that the oxygen vacancy introduced into YAG lattice by the high-temperature reduction of Zr4+ can cause a remarkable non-radiative transition of excited electrons and produce a large redshift from 540 nm to 570 ∼ 610 nm. This kind of redshift has provided a new approach to the supplement of the red component in Ce3+ emission spectra beyond the regular ways of larger rare-earth ions doping or M2+-N4+ double substitution.  相似文献   
997.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0,46(12):20004-20011
CaSc2O4:Ce3+ is a well-known green emitting phosphor, but needs to match with suitable red emitting phosphors in practical white lighting. Herein, a site engineer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modify the local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Ce3+ by introducing Y3+ and Mg2+ ions into the CaSc2O4 crystal lattice.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 in the modified Ce3+-doped samples (CSO-YMg), Y3+ ions can occupy both Sc3+ and Ca2+ sites simultaneously, and the Y3+ ions tend to occupy Ca2+ sites in low-doped stage and enter into the Sc3+ sites in the high-doped stage. The introduction of Y3+ ions gives rise to the existence of MgO in as-prepared CSO-YMg samples, and it can be effectively washed through pickling. In the spectral aspect, with the increase of Y3+ and Mg2+ ions, the main emission peak is red-shifted from 512 nm to 530 nm upon excitation at 450 nm. However, the high-doped sample presents much stronger thermally induced fluorescence quenching than CaSc2O4:Ce3+. The lattice defects caused by doped ions (Y3+ and Mg2+) and the non-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process between the Ca2+ (Ce3+) and Sc3+ (Ce3+ or Ce4+) sites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such evident quenching phenomenon in CSO-YMg, which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emitting feature of CaSc2O4:Ce3+ (only at Ca2+ sites). Besides, utilizing the as-prepared CSO-5 phosphors and a blue LED (~450 nm), a WLED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yielding a comparable performance to those with commercial Y3Al5O12:Ce3+ phosphors. What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would bring some inspirations in the explo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Ce3+-based phosphors according to local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相似文献   
998.
传统的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技术基于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响应分析法。本文提出利用常规的白噪声信号,经小波变换处理后,快速得到系统阻抗,并采用Simulink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基于(RC)(RC)等效电路,探讨并优化了小波变换的中心频率、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长等参数。测量范围为0.05Hz—20000 Hz时,等效电路元件的测试误差在0.5%以下,测量时长为85s。在质子膜燃料电池和钝化金属小孔腐蚀等效电路模型中,该方法的拟合误差在0.2%以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利用该方法可以直接通过采集电化学系统的白噪声信号而快速得到阻抗,从而可以低成本的实现电化学系统的实时快速监测。  相似文献   
999.
灯用稀土荧光粉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灯用荧光粉自1938年以来的发展,着重介绍了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进展。同时展望了灯用稀土荧光粉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ZnS:Cu发光粉的包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对ZnS:Cu发光粉包覆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国外包覆发光粉所采用流态化化学气相淀积(CVD)法,因其包覆均匀性好而成为包覆发光粉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并对该方法中粉体流态化的过程、特征及其内因等进行了探讨,为国内开展流态化CVD包覆发光粉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