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6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工业技术   356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In this review, the progress made in the last ten years concerning the synthesis of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is summariz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with various pore sizes and pore structur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using several different routes. Microporous activated carbon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activation process. Ordered microporous carbon materials have been synthesized using zeolites as templates. Mesoporous carbons with a disordered pore structure have been synthesized using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catalytic activation using metal species, carbonization of polymer/polymer blends, carbonization of organic aerogels, and template synthesis using silica nanoparticles.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s with various pore structur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using mesoporous silica materials such as MCM‐48, HMS, SBA‐15, MCF, and MSU‐X as templates.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s with graphitic pore walls have been synthesized using soft‐carbon sources that can be converted to highly ordered graphite at high temperature. Hierarchically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materials have been synthesized using various designed silica templates. Some of these mesoporous carbon materials have successfully been used as adsorbents for bulky pollutants, as electrodes for supercapacitors and fuel cells, and as hosts for enzyme immobilization. Ordered macroporous carbon materials have been synthesized using colloidal crystals as templates. One‐dimensional carbon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have been fabricated using anodic aluminum oxide (AAO) as a template.  相似文献   
92.
功率超声作用下柴油的深度氧化脱硫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催化氧化溶剂抽提的基础上,同时增加超声波为反应提供能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柴油氧化脱硫技术。考察超声频率、声强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硫FCC柴油,以H2O2-乙酸为氧化剂,超声波氧化脱硫效果明显优于未加超声波的脱硫效果,可以在数分钟内达到深度脱硫的效果。当超声波的频率为28 kHz,声强为0.4 W/cm2时脱硫效果最好,脱硫率可达95%,产品回收率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93.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Adhoc网的概貌,然后全面介绍了Adhoc网的路由协议。包括平面路由协议和分层路由协议,先验式和反应式路由协议以及GPs辅助型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94.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根据当前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情况,对多媒体课件在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重点提出多煤体课件制作的五个原则、教学性原则、控制性原则、简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同时,也分析了课件制作的方法和制作误区。  相似文献   
95.
氟化电热蒸发ICP-AES中的基体干扰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氟化辅助电热蒸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FETV-ICP-AES)中的基体效应及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考察了基体元素Na、Ca、Zn对待测难熔元素Y的语线强度、蒸发过程和激发过程的影响。所得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ICP-AES相比,在FETV-ICP-AES中的基体效应明显降低,其主要原因与试样的蒸发和激发(电离)分步进行,ETV-ICP体系具有更高的激发温度以及待测物和基体在蒸发过程中发生了选择挥发有关。  相似文献   
96.
离子束辅助沉积铌提高铀的抗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在铀表面进行了离子束辅助沉积铌和离子注入铌形成表面改性层,并对改性层的厚度、注入元素的分布进行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和表面相及结构的X射线衍射谱(XRD)分析,用电化学极化法测试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束辅助沉积表面改性层比离子注入表面改性层明显增厚,铀的耐蚀性得到进一步改善。最后讨论了注铌改性层耐蚀性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
机器人技术在中医正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田苗  李伟  刘达  刘敬猛  胡磊  余传仁 《机器人》2003,25(3):255-258
本文介绍了一套自行开发的机器人辅助正骨医疗手术平台系统.系统由计算机辅助 手术规划软件和正骨机器人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软件可以采集患者骨折 处的X光图像,机器人则在医生的控制下完成拉伸牵引、旋转、模拟手法复位等动作,使患 者骨折处闭合复位.本系统能够代替医生在X光辐射环境下进行正骨手术,避免射线对医生 身体的损伤,同时提高了手术效率、手术精度和安全性.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8.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技术,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特别是在医学领域.本文在简述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从虚拟人、辅助诊断和手术、虚拟手术模拟以及虚拟的远程医疗系统四个方面介绍了虚拟现实在医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
谭俊  张平  蔡志海  王晓晴  唐云 《核技术》2003,26(5):349-352
运用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法在硅片上制备了立方氮化硼(c—BN)薄膜,研究了辅助能量、辅助束流及辅助束中氮气含量等参数对膜中c—BN含量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对得到的c—BN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适的离子辅助能量能够获得c—BN含量高的薄膜;膜中c—BN的含量随辅助气体中N2含量的提高而增加;辅助束流对薄膜的形成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0.
在线群体交互有助于数字图书馆发挥其服务人类需求的潜力,但如何量化在线群体交互对个人信息访问方面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用隐Markov模型(HMM)来建模交互用户的状态序列及其相应的信息搜索行为,并基于影响模型理论提出了一个在线群体交互影响模型来分析用户在从数字图书馆选择资料和搜索所需信息时的相互影响.为满足本应用问题中增量模型学习的需要,文章还从耦合隐Markov模型(CHMM)学习算法引申出基于梯度的方法来进行在线群体交互影响模型参数的训练.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能较准确地刻画在线群体交互对个人信息访问行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