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7篇
  免费   1295篇
  国内免费   820篇
工业技术   2150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809篇
  2020年   842篇
  2019年   804篇
  2018年   653篇
  2017年   684篇
  2016年   575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1068篇
  2013年   1467篇
  2012年   1125篇
  2011年   1876篇
  2010年   1443篇
  2009年   1265篇
  2008年   1169篇
  2007年   1211篇
  2006年   958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1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In this study, the decomposition of methanol into the CO and H species on the Pd/tungsten carbide (WC)(0001) surface i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using periodic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alculations. The possible reaction pathways and intermediates a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saturated molecules, i.e., methanol and formaldehyde, adsorb weakly on the Pd/ WC(0001) surface. Both CO and H prefer three-fold sites, with adsorption energies of −1.51 and −2.67 eV, respe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CH3O stably binds at three-fold and bridge sites, with an adsorption energy of −2.58 eV. However, most of the other intermediates tend to adsorb to the surface with the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in their sp3 and hydroxyl-like configurations, respectively. Hence, the C atom of CH2OH preferentially attaches to the top sites, CHOH and CH2O adsorb at the bridge sites, while COH and CHO occupy the three-fold sites. The DFT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rupture of the initial C–H bond promotes the decomposition of CH3OH and CH2OH, whereas in the case of CHOH, O–H bond scission is favored over the C–H bond rupture. Thus, the most probable methanol decomposition pathway on the Pd/WC(0001) surface is CH3OH → CH2OH → trans-CHOH → CHO → CO.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WC (as carrier) and Pd (as catalyst) alters the CH3OH decomposition pathway and reduces the noble metal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53.
针对车用柴油酸度等性质测定过程繁琐,采用衰减全反射样品池测定车用柴油的红外光谱,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红外光谱测定车用柴油酸度、密度、闪点和凝点的4个校正模型,验证标准误差分别为0.46 mg/(100 mL),0.77kg/m3,2.60 ℃,2.77 ℃,该方法符合标准方法再现性要求。与标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无需预处理、操作简单、测量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4.
P(DBF-VA)型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新疆地产柴油蜡含量较高的特点,以游离基聚合法合成了富马酸双链混合酯和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型[P(DBF-VA)]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聚合温度对聚合物降冷滤效果的影响。共聚物用IR进行表征,利用XRD初步探讨了该降凝剂的降凝机理。结果表明:该剂能使吐哈—10~#、0~#柴油冷滤点降低10℃和7℃;使独山子0~#柴油冷滤点下降12℃;使石化0~#柴油冷滤点下降8℃;使克拉玛依0~#柴油的冷滤点下降8℃。  相似文献   
55.
燃气管网动态仿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昭  张甫仁  朱强 《天然气工业》2006,26(4):105-108
研究和了解燃气在管道中的流动,是进行燃气管网系统优化和提高管网输运系统安全性的前提和基础。以流体力学三大守恒方程为基础,建立了等温和非等温条件下的燃气管网稳态和动态仿真理论模型。以有限差分法为基础,得到了上述模型的求解方法,并加入了耗散项,提高了求解方法的稳定性。通过增加初始点和延长出口点的方法,简化了模型的求解。通过在北京六环天然气管网中的初步应用,分别得到了与实际值综合相对误差为1.21%和2.62%的压力和流量仿真值,从而验证了模型及求解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6.
采用BFDH模型和AE模型预测柴油中蜡晶的理论形态,与通过相衬光学显微镜在冷环境平台上观察柴油蜡晶在低温下析出的实际形态。以及加入低温流动性改进剂T1804的柴油蜡晶形态进行比较研究。以十八烷晶体和二十三烷晶体作为柴油蜡晶中偶数正构烷烃和奇数正构烷烃的模型化合物,得到它们的晶体理论形态为六面体薄片状晶体。不同降温速率下得到的蜡晶的实际形态与大小均不同。快速降温条件下得到的晶体形态主要为六边形、菱形和其它少数不规则多边形薄片状集合体;慢速降温条件下得到的柴油蜡晶的形态比较完整,为六边形片状,与通过BFDH和AE模型得到的十八烷即偶数正构烷烃的形态比较接近。柴油加T1804后,快速降温时,出现更多细小的无规则晶体,且很快聚集成片状晶体;慢速降温时,出现晶体的数目要多于未加剂柴油,形状不规则,且尺寸小于未加剂柴油。  相似文献   
57.
FCC汽油叠合生产柴油的研究——(Ⅰ)叠合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中孔γ-Al2O3为载体,以非贵金属Ni为活性金属组分,以金属Sn为助剂组分,制备了FCC汽油叠合生产柴油的催化剂。在实验室小型连续流动式固定床装置上,以FCC汽油为原料,考察了主活性金属负载量、助催化剂、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活性金属Ni质量分数为8%,助催化剂Sn质量分数为1%,浸渍时间6h,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4h的条件下,制备的叠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并对催化剂进行了1500h的稳定性试验和再生性能考察,结果表明该叠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长距离管输后3号喷气燃料电导率严重衰减的原因和补加抗静电剂后对3号喷气燃料电导率和水反应指标的影响。对比了成品油长距离管输和喷气燃料馏分长距离管输对3号喷气燃料电导率和水反应指标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管输方式的优缺点,提出对3号喷气燃料的管输建议。3号喷气燃料的长距离管输,优先采用喷气燃料馏分油管输在末端加注抗静电剂的方式;需兼顾汽运时,宜采用成品油管输并在末端根据电导率衰减情况,最小量补加抗静电剂的方式,以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9.
1 Influence of PAMAon Boundary Fil mFormation and Friction1.1 Experi mental methodsUltra-thin optical interferometry has been used tostudy thinlubricating fil ms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nd theexperi mental details of this technique have been reportedpreviously[1].The principle of the test setup is shown inFigure1.A polished steel ball is loaded and rolled againstthe flat surface of a glass disc that is coated with a thinsemi-reflecting chromiumlayer and a silica spacer of about500nmthickne…  相似文献   
60.
磷酸酯类离子液体在燃油深度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冯婕  李春喜  孟洪  王子镐 《石油化工》2006,35(3):272-276
研究了3种磷酸酯类离子液体,即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MM im]DM P)、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EM im]DEP)和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丁酯盐([BM im]DBP)的制备过程,考察了这3种磷酸酯类离子液体对模型油中3-甲基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脱除效果及磷酸酯类离子液体的电化学再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磷酸酯类离子液体的脱硫能力强弱顺序为:[EM im]DEP>[BM im]DBP[MM im]DM P;且对二苯并噻吩的脱除效果最好,对苯并噻吩的脱除效果次之,对3-甲基噻吩的脱除效果较差。以[EM im]DEP为萃取剂,油剂质量比为1∶1时,经5次萃取后,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可达到99.5%。利用电解法对[EM im]DEP进行了再生,在5~10V电压下电解10h,[EM im]DEP的脱硫率可以达到新鲜[EM im]DEP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