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04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452篇
工业技术   34138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549篇
  2021年   553篇
  2020年   521篇
  2019年   725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550篇
  2016年   542篇
  2015年   654篇
  2014年   2011篇
  2013年   2067篇
  2012年   1869篇
  2011年   1684篇
  2010年   1397篇
  2009年   1517篇
  2008年   1620篇
  2007年   1350篇
  2006年   1391篇
  2005年   1611篇
  2004年   1653篇
  2003年   1814篇
  2002年   1383篇
  2001年   1159篇
  2000年   1017篇
  1999年   772篇
  1998年   953篇
  1997年   798篇
  1996年   680篇
  1995年   528篇
  1994年   405篇
  1993年   299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319篇
  1990年   282篇
  1989年   25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992.
针对传统的油田GIS系统存在的不足,包括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运维不便,无法在线实时绘制兴趣点(POI),不能根据区域进行分割定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JAX+JSON+HTML5组合技术的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油田信息查询系统。实验结果显示,POI实时绘制功能和区域分割功能提高了交互性,丰富了用户体验,满足油田应用的实际需求,为多元化网络服务的发展铺垫了道路。  相似文献   
993.
海上油田群电力系统处于独立运行状态,其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亟待提高。结合海上石油平台变电站的现状和特点研制了一套具有通信、对时、五防、故障管理、设备状态在线监测、WEB发布等功能的智能变电站系统。研究了该系统的在线式防误操作和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等关键技术,介绍了其在中海油某海上平台工程应用的测试和实施过程。工程应用表明,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海上平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海洋油田长时间开发后出现的套管完整性问题,考虑到传统的修补措施如跨越式封隔器等无法满足后期作业对井眼尺寸的要求的现状,提出了套管外补贴技术。介绍了套管外补贴的原理及在惠州油田HZ19-3-6和HZ26-1-16井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修复后的套管能保持原有强度且产生永久密封,具有不"牺牲"井眼尺寸等优点。针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海洋油田套管完整性的修复工作具有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给水井、地热井套管的修复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95.
<正>郑州伟业钻井泥浆助剂材料厂由中原油田钻井助剂厂演变而来,是多年研制、开发、生产、销售钻井液处理剂的专业厂家,全面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主要生产增粘类、润滑类、堵漏类、防塌护壁降失水类等二十余种钻井泥浆助剂产品。为油田、煤田、有色金属、盐井、水文等地质勘探钻井队提供优质的钻井液处理剂,并设有特殊地层泥浆配制技术咨询服务部,同时能够办理泥浆系列产品的商检报关出口手续,欢迎广大同仁来人  相似文献   
996.
自2007年开始,萨南油田开展了地面防垢技术应用评价研究。2008年,先后在萨南油田9座转油站32台加热炉上完成了超声波防垢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从近5年加热炉大修数据对比看出,在应用超声波防垢技术后,实现加热炉大修率平均降低6%。应用该项技术的94台加热炉,每年减少大修6.64台次。安装超声波防垢装置后加热炉热效率平均降低8.32%,节气率达到了9.9%,按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平均每站日耗气4 000 m3计算,29座转油站年节气419×104m3,年节约改造投资约199万元。  相似文献   
997.
组态软件应用于油田生产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根据软件形态、功能和油田监控需要进行系统设计,主要实现对现场生产设备和工艺状态的监测、监控、数据传输、远程控制和管理。本文所应用的组态软件主要是基于Windows的Contro X2000,以此软件为开发平台进行油田生产监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组态软件进行设计时主要考虑实时数据库系统设计、图形界面开发设计、OPC数据包设计和网络发布四个方面,根据组态软件应用于油田生产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系统结构组成,可以看出该系统组态功能包括过程控制、顺序控制、数据库管理、历史库管理、图形功能、数据报表管理等。  相似文献   
998.
深水油气开发设施与浅水不同,其根本区别是设施结构大多从固定式转换成了浮式,因此开发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对于西非水深为500~1 000 m的油田,TLP与SUBSEA两个方案技术上成熟可靠,周围有开发实例,并且投资相比SPAR和SEMI更具优势。根据目前估算得出初步结论:当水下井口数小于7口时,SUBSEA方案经济性优于TLP方案;水下井口数大于7口时,TLP方案经济性优于SUBSEA方案。FDPSO方案是目前各大石油公司研究热点,但依然采用湿式采油,且租赁和建造费用还不确定,总体来说FDPSO适宜边际油田的开发,而并不适合井数较多、单井产量较低油田。  相似文献   
999.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设备和工艺的监控方面,依靠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电气设备、网络技术进行监控和操作,主要包括现场总线监控、集中监控、远程监控。把现场总线中的智能仪表等仪器设备与DSC连接,完善自动化的控制功能,通过软件和硬件操作带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场总线通过DSC/PLC网络集成,或DSC和PLC相互结合实现远程控制、诊断故障、维修等自动化应用操作,完成油田生产现场的可控制化运转。根据现有油田生产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实现统一的电气自动化应用系统平台,实现总线的监控是油田生产全面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多源数据一体化应用技术是利用数据集成方法管理油田产生的多源数据,通过一体化实现多业务的综合管理的应用技术。油田数据的多源性主要体现在多来源、多语义、多时空、多尺度、获取手段多样、存储格式多源、分布式特征和空间拓扑特征等方面。由于油田数据的分布性、异构性同时存在,数据集成管理成为数据管理的难点。数据集成的核心任务是将互相关联的分布式异构数据源集成到一起,使用户能够以透明的方式访问这些数据源。数据集成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数据源访问接口,执行用户对数据源的访问请求。数字化油田多元数据一体化应用技术通过优化油田数据模型解决数据分类的问题,通过集成管理解决数据异构问题,通过数据管理实现油田数据的规范性、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