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39篇
  免费   3688篇
  国内免费   2698篇
工业技术   65525篇
  2024年   529篇
  2023年   1968篇
  2022年   2244篇
  2021年   1993篇
  2020年   1667篇
  2019年   1840篇
  2018年   1010篇
  2017年   1447篇
  2016年   1548篇
  2015年   1837篇
  2014年   3472篇
  2013年   2847篇
  2012年   3373篇
  2011年   3409篇
  2010年   2839篇
  2009年   3221篇
  2008年   3616篇
  2007年   3113篇
  2006年   2806篇
  2005年   2744篇
  2004年   2663篇
  2003年   2240篇
  2002年   1901篇
  2001年   1623篇
  2000年   1470篇
  1999年   1230篇
  1998年   1098篇
  1997年   978篇
  1996年   910篇
  1995年   789篇
  1994年   719篇
  1993年   549篇
  1992年   515篇
  1991年   481篇
  1990年   390篇
  1989年   334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改性生物质作为型煤黏结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用NaOH改性生物质秸秆作为型煤黏结剂的可行性,考察了NaOH溶液浓度对生物质改性的影响以及生物质添加量、无机物(MgO和MgCl2)添加量对型煤机械强度、防水性能和着火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OH改性液的质量分数为1.0%~2.0%时,制得的生物质型煤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生物质添加量在2%~20%时,随生物质添加量的增加,机械强度增加,着火温度降低,但防水性较差;而在生物质型煤中加入适量无机黏结剂后,型煤有很高的浸水强度,表现出优越的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82.
网络播放器     
如今,用宽带在线看电影的朋友越来越多了!但播放前的链接却经常连接不上,或是不支持某格式的文件,这时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83.
由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研发的接枝苯乙烯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将该膜用于润滑油酮苯脱蜡滤液中的甲苯和丁酮溶剂分离回收,在-15℃时,截留率高达88%,对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润滑油基础油的脱蜡主要采用溶剂脱蜡工艺,在使用大量溶剂后还需要对溶剂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此前,溶剂回收一直采用三效蒸发方法,溶剂在加热一冷凝的循环过程消耗了大量能量。为此,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研发出了用苯乙烯改性膜高效、低能耗回收溶剂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4.
氩等离子体辐照反相乳液接枝改性涤纶织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了在等离子体辐照后再用反相乳液接枝改性涤纶织物的新方法,探讨了接枝颗粒特征以及织物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接枝织物的结构及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接枝物的尺寸远小于纤维的直径,在提高织物吸湿性的同时,对织物透气性能和强力等无明显影响;实验也证实了乳液中未接枝单体可以再次聚合.  相似文献   
85.
本发明涉及有机和无机硅化合物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采用高分子化学合成反应中或水乳化扩链过程中将有机硅化合物引入到聚氨酯中,再在乳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硅化合物进一步扩链交联反应。本发明的方法不仅操作方便,且制备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其涂膜具有耐水性好、光泽、软硬度与应用性能要求适宜等优点,  相似文献   
86.
87.
88.
《纺织指导》2006,(10):52-52,51
PAS/UHMWPE共混物 天津科技大学采用自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GMA)作为增容荆来增容PA6/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共混物。HDPE—g—GMA对PA6/UHMWPE增容作用明显,使其冲击强度提高1倍,断裂伸长率提高3%。  相似文献   
89.
Windows平台下的汉字输入法机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Windows平台下,通过对E码汉字输入法系统实现的软件研发过程,本质地认识了Windows平台下的汉字输入法系统的实现原理及其基本方法;本文对Windows IME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转换引擎和界面模块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揭示了Windows平台下整个汉字输入法系统的底层运转机制。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