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5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01.
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在体外可以转化成多种稀有皂苷,它们是在生物体内发挥药理活性的关键物质.微生物转化法及固体发酵技术是工业化生产稀有人参皂苷的基础.文中针对皂苷生物转化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探讨了固体发酵工艺条件,并对目前人参皂苷生物转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2.
王永娟  李慧  张亚婷  汪广恒  周安宁 《煤炭学报》2008,33(11):1305-1308
用云芝对光氧化预处理的神府煤进行了微生物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光氧化预处理神府煤的生物转化反应性有了较大提高.与原煤生物转化率相比,光氧化处理的煤的生物转化率提高了545%.生物转化后,残煤中的甲基、亚甲基等脂肪族官能团减少,芳香结构单元的取代度变化较小,表明云芝在煤的生物转化过程中,主要氧化分解煤大分子中的烷基侧链.光氨氧化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煤生物转化液相产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3.
涂绍勇  李凤娇  杨爱华 《食品科学》2010,31(19):221-224
探讨微生物转化沙棘黄酮苷生成黄酮苷元的工艺条件。选取1 株黑曲霉菌株进行试验,考察发酵产物中主要黄酮苷元异鼠李素、槲皮素的含量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最佳氮源和转化条件,微生物转化后用HPLC 法测定。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氮源可得到最高的黄酮苷元含量;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装液量体积分数40%、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96h,在此条件下,转化得到的异鼠李素为78mg/g,槲皮素为22mg/g。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少孢子根霉和树状假丝酵母混合菌种的直接生物转化,由甘署原料制得了菌体蛋白饲料。在较佳培养条件下,经28℃浅盘发酵72h,产物干基粗蛋白含量为22.1%,采用自制固态生物反应器28℃固态发酵48h,每100g革薯粉可得82.8g发酵产物(折干),其粗蛋白含量为15.9%,每g湿料中酵母数为36亿个,氨基酸含量较原料提高1倍。甘薯原料经混合菌种于101外循环气升式发酵罐液态发酵48h后,培养液中菌  相似文献   
105.
γ-癸内酯的生物法制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γ 癸内酯 (GDL)是香料工业由生物技术得到的主要产品。采用生物技术可以通过生物合成、生物转化和生物催化得到GDL。生物合成法通过真菌和酵母在静止期能合成和积累对于细胞生长非必需的作为次生代谢产物的内酯 ;生物转化法以羟基脂肪酸、非羟基脂肪酸和脂肪酸酯底物 ,经过微生物体内酶转化成γ 羟基脂肪酸 ,然后转化成内酯 ;生物催化法是利用脂肪酶 (如EC3 1 1 3)催化脂肪的水解反应、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 ,包括催化羟基脂肪酸形成内酯。  相似文献   
106.
两株丝状真菌联合转化生产香草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GMCC0774和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CGMCC1115联合转化来源于米糠油脚的阿魏酸生产香草醛进行研究。通过60Co诱变黑曲霉菌株,得到耐较高底物浓度且不降解产物的突变株产香草酸2.48g/L;其转化液经过滤,调pH至5.0,补加5g/L葡萄糖,灭菌处理后,作为朱红密孔菌离菌体转化的底物溶液进行转化,得到1.07g/L香草醛。  相似文献   
107.
从金银花植株茎中分离到了1株具有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内生细菌,1g菌体(DW)24h可将241.224μmolL-Glu转化生成GABA。通过引物设计,利用PCR扩增出该菌株的16SrDNA序列,大小为1459bp。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EJH-7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同时基于16SrDNA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对EJH-7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Bacillus megateriumEJH-7细胞转化谷氨酸生成GABA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5.5;表面活性剂Tween20和Tween80对转化反应活性有抑制作用,而Triton100影响不显著;Ca2+、Cu2+和Co2+对转化反应活性有促进作用,分别提高了20.36%、46.61%和6.77%,而K+、Fe2+、Zn2+、Mg2+和Mn2+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绿色煤炭——煤炭的生物降解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阐述了绿色化学生物技术在煤炭生物转化领域应用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生物技术与矿业技术相结合将为传统的矿业工程技术领域注入崭新活力,必将促进矿业技术获得新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9.
利用胆固醇氧化酶转化胆固醇制备胆甾-4-烯-3-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酶法催化氧化胆固醇制备胆甾-4-烯-3-酮相对于化学法合成具有反应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作者探讨了在正辛烷作为有机相的两相反应体系中,以胆固醇氧化酶催化氧化胆固醇制备胆甾-4-烯-3-酮的方法.在胆固醇质量浓度为40g/L,反应时间40min、反应温度40℃、磷酸缓冲液-正辛烷体积比32、通氧40L/h及搅拌转速300r/min下,胆固醇转化率达到92%,经薄板层析及紫外扫描,发现转化产物为单一的胆甾-4-烯-3-酮.  相似文献   
110.
加氧酶催化生物转化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氧酶是可以将单个或双个氧原子加入到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一类酶,且具有选择性生物氧化特性,所以被广泛研究。用蛋白质工程来改造血红素和黄素单加氧酶,可以改变它们底物的特性,或增强加氧酶的稳定性及其对映异构体或区域选择性。在工业上,正尝试着将加氧酶所催化的生物转化技术进行放大应用,但辅因子再生仍是影响这类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问题。通过蛋白质工程还可以进一步地弄清加双氧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