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0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417篇
工业技术   320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应用化工》2022,(10):2031-2034
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角度,介绍了硅灰堆存的危害和我国硅灰综合利用概况。分别从硅灰在混凝土、耐火材料、精细化利用及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出发,综述了我国硅灰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针对我国硅灰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硅灰就近利废生产建材、增加硅灰销售渠道、革新硅灰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等合理的建议,对硅灰资源在未来的应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2.
《应用化工》2022,(8):1591-1595
用固定床反应器制备了热解温度300800℃的毛竹快速热解焦。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毛竹热解焦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焦中C=C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热解温度低于700℃时,热解过程中的脱氢作用和芳香环的增长使得芳香碳的含量增加;温度超过700℃时,芳香族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产生石墨碳。700℃热解焦的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233.65 m800℃的毛竹快速热解焦。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毛竹热解焦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焦中C=C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热解温度低于700℃时,热解过程中的脱氢作用和芳香环的增长使得芳香碳的含量增加;温度超过700℃时,芳香族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产生石墨碳。700℃热解焦的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233.65 m2/g,并具备良好的吸附特性。800℃热解焦的比表面积下降至170.35 m2/g,并具备良好的吸附特性。800℃热解焦的比表面积下降至170.35 m2/g,这是由于热解焦发生孔坍塌,使得部分孔隙关闭。  相似文献   
103.
依据地方工科院校实际情况及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能力培养、实验考核等方面提出对现有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方案,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4.
曾若生  龙静涛 《广州化工》2014,(20):200-201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专业的必修课,为解决物化难学、难教、以及教学效果较差的问题,要从理论教学到应用研究教学上进行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教师要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提高自身授课水平和教学技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5.
马娟 《广州化工》2014,(10):229-230
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随着社会的发展,物理化学在化学、生命、材料、能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物理化学的课程特点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教师素养、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等方面总结了把握研究前沿,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6.
针对目前物理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及存在的教学现状,分析了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知识框架的构建、公式讲解、习题的选择与解答及课程考核评价制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建议,达到了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7.
陈欣  翟翠萍 《广州化工》2014,(17):230-231
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存在仪器条件难以满足每位同学的需要、实验内容繁琐、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微课具有时间短、储量小、表现形式多样、携带和播放方便等特点,将微课引入到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中,使教和学更具针对性,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效果,同时图像和声音资料的合理运用有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8.
物理化学是大学基础化学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本文从着重基本概念和原理、注重内在逻辑、培养学习兴趣以及多用类比和对比等方面总结和探讨了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也为丰富物理化学教学方法和提高物理化学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9.
<正>由中国林化所周永红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生物质替代有害原料制备聚氨酯节能保温材料关键技术项目,针对不同的原料来源,设计开发了具有不同物理化学性能和应用性能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系列产品,建成全国最大的生物质聚酯多元醇生产线(3万t/a)和国内首条油脂基聚酯多元醇连续化生产线(2万t/a)。该成果已经推广到江苏、福建等省。周永红团队开发出油脂基聚酯多元醇的连续化反应生产装置,制备了新型  相似文献   
110.
物理化学课程中相平衡部分相图分析内容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个学习难点。因此,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对不同的相图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析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经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了相图分析的若干技巧心得和相图分析口诀,希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