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11篇
  免费   2644篇
  国内免费   1256篇
工业技术   73511篇
  2024年   388篇
  2023年   1453篇
  2022年   1672篇
  2021年   1726篇
  2020年   1468篇
  2019年   1651篇
  2018年   862篇
  2017年   1267篇
  2016年   1477篇
  2015年   1890篇
  2014年   4091篇
  2013年   3237篇
  2012年   3712篇
  2011年   3642篇
  2010年   3246篇
  2009年   3531篇
  2008年   4045篇
  2007年   3296篇
  2006年   3306篇
  2005年   3485篇
  2004年   3182篇
  2003年   2786篇
  2002年   2166篇
  2001年   2158篇
  2000年   1835篇
  1999年   1503篇
  1998年   1484篇
  1997年   1293篇
  1996年   1272篇
  1995年   1169篇
  1994年   1008篇
  1993年   867篇
  1992年   817篇
  1991年   801篇
  1990年   718篇
  1989年   776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塑料包装》2003,13(4):45-45
软性复合包装材料在食品、药品包装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有了50年的历史。除了共挤出复合工艺外,挤出复合工艺和干法复合工艺是生产这种材料的主要方法。但任何事情总有两重性,这两种工艺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在挤出复合工艺中,LDPE与铝箔往往粘结不牢;而在干法复合工  相似文献   
82.
朱军  赵良 《高桥石化》2003,18(4):1-5
对陆比原油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并与大庆油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原油评价和变压器油评价两部分,对陆比原油、窄馏分、石脑油馏分、3^#航煤馏分、柴油馏分、润滑油馏分、催化馏分、渣油馏分和变压器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与生产极为密切和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3.
HCC技术在工艺上有别于蒸汽裂解和FCC,为了有效防止设备腐蚀,对HCC硫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HCC工艺中60%以上原料硫转移到气体中,而气体中的硫95%以上是硫化氢,气体防腐以防硫化氢腐蚀为主;液体产品中的硫占原料总硫的(11~28)%,其中98%以上的硫是噻吩类硫,(1~2)%硫的非噻吩类硫,低于同种原油焦化和催化裂化柴油的非噻吩类硫含量,其硫腐蚀性较低。  相似文献   
84.
85.
大型机组润滑油系统化学清洗的新方法比较及化学清洗配方。  相似文献   
86.
低碳烯烃的生产技术进展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低碳烯烃的各种生产技术进展及其工业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石脑油和重质油裂解生产低碳烯烃技术。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催化剂技术的新进展,并指出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建议加大开发重质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的力度和工业推广进程。  相似文献   
87.
杨吉 《杭州化工》2003,33(3):13-14
研究了在硝基玩具漆中加入不同类型的醇酸树脂及硬树脂对漆膜的硬度及柔韧度等物理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8.
从汽车内燃机润滑油的性能和质量与设计制造技术。环保,节能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国内外汽车内燃机润滑油性能和质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提高我国汽车内燃机润滑油性能和质量的思考。  相似文献   
89.
我厂旋窑生料车间选用了两台重庆某公司生产的离心式通风机,型号为Y4-73N16D,风量168000m3,全压159Pa,转速960r/min,轴功率87.17kW。两台风机的轴承箱内均用32#抗磨液压油润滑轴承,轴承端盖采用填压式密封(见图1),运  相似文献   
90.
1.问题的提出 大庆喇嘛甸油田开展的气聚两相驱油试验目的是提高采收率。该试验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注气压力高,压力波动范围大(工作压力在12~25MPa范围内波动);二是天然气与聚合物周期性交替注入,井口及井筒内残留液量多,易冻堵。这两个特点使注气过程的顺畅性成了该项试验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开展注气工艺适应性研究,对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