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03篇
  免费   2377篇
  国内免费   2627篇
工业技术   61907篇
  2024年   288篇
  2023年   1075篇
  2022年   1231篇
  2021年   1254篇
  2020年   1013篇
  2019年   1160篇
  2018年   630篇
  2017年   862篇
  2016年   1036篇
  2015年   1256篇
  2014年   2684篇
  2013年   2278篇
  2012年   2869篇
  2011年   3115篇
  2010年   2564篇
  2009年   3045篇
  2008年   3975篇
  2007年   3407篇
  2006年   3098篇
  2005年   3350篇
  2004年   3058篇
  2003年   3156篇
  2002年   2779篇
  2001年   2412篇
  2000年   1647篇
  1999年   1176篇
  1998年   1033篇
  1997年   931篇
  1996年   1018篇
  1995年   1237篇
  1994年   746篇
  1993年   588篇
  1992年   477篇
  1991年   395篇
  1990年   473篇
  1989年   38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1年   5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工艺因素对金属封装外引线弯曲疲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考察了金属封装外壳制造工艺对外引线弯曲疲劳的影响,发现电镀镍是导致外引线弯曲次数明显减少的最主要工艺步骤,且随镀镍层厚度的增加,弯曲次数减少。此外还讨论了外引线的氢含量和晶粒度对引线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孙巧艳  顾海澄  朱蕊花 《金属学报》2002,38(Z1):251-254
Ti-2.5Cu合金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纳米级Ti2Cu颗粒呈均匀分布,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温度从293 K降到77 K时,合金的强度和塑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77 K下低周疲劳寿命比293 K下的高.微观组织的分析表明,Ti2Cu颗粒对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而对孪生切变影响较小.在293和77 K下循环变形后观察到孪晶,低温下孪晶数量增多并相互交叉.表明孪生和滑移在293和77 K下的循环变形中同时起作用.Ti-2.5Cu合金在77 K下较高的塑性和低周疲劳寿命可以用孪生诱发塑性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73.
74.
堇青石基玻璃陶瓷的制备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制备堇青石基玻璃陶瓷的三种方法:熔融法、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综述了玻璃组成、添加剂和成核剂对堇青石基玻璃陶瓷的烧结及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5.
采用晶种技术,能有效地改善熟料的煅烧过程和熟料的质量。晶种和复合矿化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在某些方面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76.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忠义  贾琦鹏 《石油化工》2002,31(8):668-670
分子印迹技术是将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等有机集成。基于分子印迹技术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近年来得到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场合和实例 ,并简要预测了分子印迹技术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7.
以齐聚副产物制备耐高温泡沫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齐聚副产物为原料在实验室分别以AlCl3、AlCl3络合物和杂多酸为催化剂合成并经磺化制备了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耐高温泡沫剂,试验结果说明烷基碳数为16的异构烷基苯磺酸盐常温发泡性能最佳,烷基碳数大于20的正构烷基苯磺酸盐高温发泡性能最佳,后者特别适合高温蒸汽驱油。加入适当的非离子助剂及无机盐能够提高磺酸盐的水溶性,改善发泡剂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8.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难以把握的过程。从王国维先生谈及的做诗与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出发认识与把握创新思维,为我们更好地分析与认识创新思维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为创新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氧化铝陶瓷粉的几种常用的合成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原理、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0.
二甲醚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重要有机化工产品二甲醚(DME)制备方法(甲醇脱水法、合成气一步法及CO2加气直接合成法)的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