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3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588篇
工业技术   10230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68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560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楞古水电站位于区域构造复杂的雅砻江中游, 场址周边断裂构造较发育, 场址区内发育有较大的宋玉断层, 研 究其活动性对枢纽建筑布置和工程抗震设防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 通过野外验证和追踪调 查, 结合断层构造岩石英形貌扫描、 电子自旋共振(ESR) 测龄和近代地震震中分析, 确定了宋玉断裂的活动年代, 得 出了宋玉断层不属于工程活动断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62.
立方形纳米碳酸钙的工业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朱勇  谢忠  刘亚雄 《无机盐工业》2005,37(10):37-39
介绍了工业制备高品质立方形纳米碳酸钙普遍适用的工艺路线及化学原理,提出了新的碳化反应模型、速率方程和晶体形貌控制理论,并讨论了生产过程中影响碳酸钙粒径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63.
在氨基磺酸盐镀液中,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Co合金镀层。通过阴极线性扫描和计时电流测试,研究了Ni-Co合金镀层电结晶初期的共沉积行为和电化学反应过程,探究了Ni-Co合金镀层的成核模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Ni-Co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通过退火后的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Ni-Co合金镀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Ni-Co合金镀层的沉积电位约为-0.73 V;Ni-Co合金镀层的形核/生长过程符合受扩散控制的瞬时成核模型;Ni-Co合金镀层表面均匀致密,晶粒细小,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4.
采用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多种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和聚甲基丙烯酸酯(PMA)类低温流动改进剂(CFI),对蜡晶晶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蜡晶的各个晶面在附着了CFI后,其吸引烃分子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各晶面的相对生长速度也将随之改变。蜡晶(001)面相对生长速度增加的越显著,越有利于蜡晶晶体形貌由片状转变为近似四棱柱状甚至双锥状,从而使蜡晶粒径减小,并减弱晶粒间的相互作用,提高蜡晶分散度,更显著的改善柴油低温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65.
采用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多种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和聚甲基丙烯酸参酯(PMA)类低温流动改进剂(CFI),在蜡晶形成阶段,对蜡晶晶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蜡晶形成阶段,CFI通过改变柴油烃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能,控制蜡晶形态,避免粒径较大且容易聚集的片状蜡晶生成。CFI分子保持伸展的构象,并对烃分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更利于其控制晶形作用的实现。CFI分子中的极性基团和非极性短支链可起到分散烃和分子保持聚合物分子的伸展构象的作用。CFI聚合物分子中含有较多连续的亚甲基结构有利于增强其吸附烃分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66.
熔铸-原位反应法生成α-Al2O3晶须的形貌及结晶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熔铸-原位反应法制备TiC/Al复合材料时,发现Ti-C-Al反应块表面存在大量的Al2O3晶须,晶须的形貌包括长而直的板状和串珠状,取决于反应进行时铝熔体的温度,当铝熔体温度低于900℃时,形成板状晶须,而当铝熔体温度高于900℃时,形成串珠状的晶须,其原因是由于较高的铝熔体温度加剧了TiC原位反应的放热,热起伏的结果致使部分α-Al2O3晶须异常长大,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确认晶须为α-Al2O3,其形貌以直板状为主,电子衍射花样斑点显示其结晶方向为[0002]。  相似文献   
67.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硫加金化学增感后的T-颗粒掺杂乳剂晶体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直接测得了晶体颗粒的大小和厚度.颗粒表面精细结构观察显示样品表面并不平整,存在很多突起.这些突起呈线形平行排列,接近网格状.经曝光后突起变得更高,更集中.表面吸附足量的防灰雾剂后,晶体表面突起不明显.曝光后表面高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8.
影响纳米CeO_2晶粒形貌的因素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e(NO3)3.6H2O为铈源,NH3.H2O为沉淀剂,用普通沉淀法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了粒径、形貌各异的纳米CeO2。研究结果表明,Ce(NO3)3最佳浓度为0.2 mol/L。XRD和IR结果证实了产物的物相结构。TEM分析表明:控制pH可以得到形貌不同的纳米CeO2粒子。用乙醇作溶剂得到了粒径约为15 nm、分布均匀的纳米CeO2颗粒。正加料(沉淀剂滴入盐溶液中)可以得到各种形貌的纳米CeO2;而反加料(盐溶液滴入沉淀剂中)仅能得到针状纳米CeO2颗粒。  相似文献   
69.
本实验选用聚醚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原料,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采用该预聚体扩链剂1,4-丁二醇(1,4-BDO)、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对TDE-85/甲基四氢苯酐(MeTHPA)环氧树脂体系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了聚氨酯(PU)改性TDE-85/甲基四氢苯酐(MeTHPA)环氧树脂体系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当合成PU预聚体的PPG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表面形貌随聚氨酯预聚体加入量的变趋势是相同的。当聚氨酯含量较小时,呈明显的“海岛”结构。随着聚氨酯加入量增多到一定量时,两网络互穿程度高,相分离程度不明显,具有互穿网络聚合物结构特征。随着聚氨酯含量的继续增多,相区尺寸明显增大,两相相容变差,相界面变得较清晰。  相似文献   
70.
喷射电沉积块体纳米晶Co-Ni合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电解液喷射电沉积法制备块体纳米晶Co-Ni合金沉积层成分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电解液喷射速度的增加,沉积层中钴含量增加,而晶粒尺寸减小;随电解液温度的升高,沉积层中钴含量减小到一定值后增大,晶粒尺寸呈相反的趋势。沉积层的表面形貌为胞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