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3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8篇
工业技术   700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对河南省2009年收获的81份小麦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小麦容重为(780.2±17.4)g/L,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3.76±0.73)%,湿面筋含量为(28.71±2.04)%,面筋指数为(62.97±25.08)%,降落数值为(295.5±95.3)s,面团稳定时间为(5.43±3.04)m in,拉伸面积为(66.5±22.8)cm2;其中,40.74%的小麦样品籽粒蛋白质含量在14.0%以上,2.50%小麦样品湿面筋含量在32.0%以上,23.46%小麦样品的面团稳定时间在7.0 m in以上,60.49%的小麦样品降落数值在300 s以上,达到优质小麦-强筋小麦品质标准(GB/T17892-1999)的规定.  相似文献   
52.
以采自河北、河南、安徽及新疆4个省区不同年份生产的9个小麦样品为材料,对不同发芽阶段小麦降落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小麦降落数值呈递减趋势,但递减到一定程度后,虽然发芽仍在继续,降落数值却基本不再发生大幅变化,而是趋于稳定,说明发芽小麦的α-淀粉酶活性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活性不再增强.  相似文献   
53.
麦秸活性炭的制备及脱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温流化床反应器中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二氧化碳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流化数、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操作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碘值、亚甲基蓝值和扫描电镜对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制备活性炭的优化工艺条件:流化数1.5、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30 min。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高达800.71 mg.g-1和292.5 mg.g-1,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对染料废水吸附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4.
研究在污染条件下小麦对重金属胁迫的反应,为农业生产中早期诊断重金属污染提供一些依据。用Cr3+、Pb2+及Cr3+、Pb2+混合溶液的各种浓度溶液处理小麦,研究Cr3+、Pb2+及Cr3+、Pb2+混合溶液对小麦萌发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的培养环境中,各个浓度下的发芽率相差不多;在Cr3+的培养环境中,小麦的发芽率随着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浓度越大对小麦发芽率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在Cr3+、Pb2+混合的培养环境中,各个浓度下的发芽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并且各个浓度下发芽率基本都相对低于相同浓度下的单一Cr3+、Pb2+的发芽率。在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重金属离子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5.
根据2005年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冬前病虫残留基数、农作物品种、及当前作物苗情和省气象台对2006年气候预评估情况,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预测2006年安徽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将中等偏重发生。各类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别为:小麦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其中小麦纹枯病全省将中等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在沿淮和淮河以南麦区有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的可能,穗期蚜虫在淮北主产麦区将中等发生。油菜菌核病将中等偏重发生。水稻病虫总体呈中等偏重以上程度发生,其中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一代二化螟和纹枯病为中等偏重发生;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继续扩大、发生程度将继续加重。棉花病虫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其中棉叶螨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棉蚜、棉铃虫仍呈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棉蓟马在沿江棉区偏重发生,棉枯萎病发生面积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06年小麦病虫发生面积约4400万亩次,油菜病虫为1000万亩次,水稻病虫为11200万亩次,棉花病虫为2300万亩次。  相似文献   
56.
以小麦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麦植株形态结构的观测分析,提出了由多层次自动机模型、植株拓扑结构数据模型和模型调度算法构成的小麦植株拓扑结构的发生过程仿真方法.多层次自动机模型将小麦植株拓扑结构的发展过程视为生长单元、叶元和器官三个不同层次基本结构的重复、迭代,并以此建立宏状态、子状态和微状态自动机,进行拓扑结构演变过程的控制和形式化描述;植株拓扑结构数据模型基于小麦分枝结构的特征,建立拓扑结构的抽象单元和抽象单元间的关系,实现植株拓扑结构的描述与结构化存储;模型调度算法以多层次自动机为控制机制,进行植株拓扑结构数据的动态更新.在此基础上,采用VC++/OpenGL建立小麦虚拟生长可视化系统,进行了植株拓扑结构发生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对小麦个体全生育期拓扑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准确仿真,与同类仿真方法相比较,具有拓扑发生规律形式化定义易于建模理解、拓扑结构发生仿真控制精确、拓扑控制与描述分离利于改进和扩展等特点,可为虚拟小麦生长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7.
为探索知识图谱技术在农业智能生产中应用与落地, 解决复杂多样的农业生产数据的精准查询与可视化问题, 本研究以小麦品种知识为例, 利用爬虫技术, 爬取1852个小麦品种信息、735个微百科、102349个词条; 基于知识图谱技术, 设计品种知识图谱实体与关系, 对抓取数据进行清洗、抽取与融合, 经过实体识别、关系构造等处理, 构建实体258484个, 关系328933个. 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小麦品种知识存储方式, 结构化数据存储在MySQL中, 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在MongoDB中, 使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知识图谱来提高知识的查询性能, 在此基础上实现小麦品种关系查询与实体识别, 提供品种数据精确表达与可视化, 表明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实现品种等信息的可视化是可行的, 该研究可以为知识图谱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8.
小麦在收获季节若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或储藏不当就会发生萌动或者发芽,不仅导致外观发生改变,其内在品质也产生了巨大变化。综述了萌动小麦和发芽小麦的质量指标(容重、千粒重)、营养品质指标(淀粉、脂类、蛋白质、灰分)、食用品质(馒头、面条、面包)以及种用品质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利用萌动小麦和发芽小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决小麦蛋白质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复杂、共线性严重及全光谱建模的预测能力不足等问题,采用一种新的变量选择方法——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法(VCPA)对小麦蛋白质的近红外光谱进行特征波长选取.首先利用二进制矩阵采样策略(BMS)和指数衰减函数(EDF)删除无信息变量,优选小麦中蛋白质近红外特征波长,然后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预测模型.与其他变量选择方法相比,VCPA所选用的波长点最少,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强,VCPA算法所采用的BMS变量采样策略弥补了蒙特卡洛采样方法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VCPA算法可以有效选择小麦蛋白质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提高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0.
了解田间收获小麦中储粮害虫的发生和危害情况,是进行科学防治和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基础。在防止后期害虫感染的前提下,从田间收获的水分含量为9.9%的泛麦8号(河南省漯河市田间采集)、水分含量为11.6%的郑麦7698(河南省濮阳市田间采集)和水分含量为13.2%的济麦22(山东省德州市田间采集)3个品种,在保持原始水分和适宜温度(25℃)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间的害虫发生与虫蚀粒率变化情况。主要结果为:泛麦8号在储存前期的120 d里样品中未检出玉米象成虫,150 d后样品中成虫密度达1.3头/kg,270 d后样品中成虫密度达1.7头/kg,经过240 d的储存后样品的虫蚀粒率一直为0%。郑麦7698储存45 d后样品中玉米象成虫密度为2.0头/kg,此时小麦的虫蚀粒率为0%;270 d后样品中的成虫密度达2.7头/kg,粮食的虫蚀粒率增至3.0%。济麦22储存45 d后样品的害虫密度为5.3头/kg,虫蚀粒率为0%;75 d后样品的害虫密度为57头/kg,虫蚀粒率为0.4%;270 d后样品的害虫密度达320头/kg,虫蚀粒率为7.4%。结果表明:收获后水分含量从9.9%至13.2%的3个小麦品种在田间均可感染玉米象;隐藏于籽粒内的玉米象虫卵在后期储存中羽化为成虫的时间与数量受小麦水分含量影响显著,水分含量低的小麦样品中玉米象发育至成虫的时间明显滞后且数量少;收获后储存中小麦样品虫蚀粒率的增加与其水分含量、害虫发育时间以及害虫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