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37篇
  免费   1258篇
  国内免费   704篇
工业技术   28399篇
  2024年   247篇
  2023年   821篇
  2022年   983篇
  2021年   957篇
  2020年   777篇
  2019年   804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636篇
  2015年   825篇
  2014年   1595篇
  2013年   1305篇
  2012年   1432篇
  2011年   1526篇
  2010年   1271篇
  2009年   1300篇
  2008年   1665篇
  2007年   1419篇
  2006年   1238篇
  2005年   1265篇
  2004年   1206篇
  2003年   1010篇
  2002年   773篇
  2001年   638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410篇
  1997年   348篇
  1996年   368篇
  1995年   358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60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51年   5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1.
92.
树脂悬浮光度法测定微量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6.9的缓冲溶液中,银与硫代米Chi酮(TMK)形成的螯合物在树脂甘油相中悬浮富集,用光度法测定银在波长461nm处有最大吸收,银在0~6μg/10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可用于样品中微量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93.
94.
TiO_2载体表面酸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NH_3吸附和吡啶吸附红外技术研究TiO_2的制备条件对其表面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H_3水中和TiCl_4溶液方法制备的TiO_2(A)表面有较强的L酸中心,中和条件对表面酸性中心数目和强度有显著影响。由TiOSO_4水解方法制备的TiO_2(B)表面具有较强的L酸中心和较弱的B酸中心,引入不同添加剂可有效地调变TiO_2载体表面的酸性。  相似文献   
95.
微生物产生的功能食品添加剂──PUFAs李东,孙健,彭沈军(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生物工程高技术室北京,100054)一、前言微生物脂类是具有不同性质和重要生化功能的化合物。利用生物工艺开发微生物脂类产品,必须考虑与从农业资源获得的类似产品竞争。可与植物...  相似文献   
96.
作者针对目前电流变(ER)液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建立ER液测试系统和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含聚合物粒子的ER液的设计、性能以及它们产生ER效应的机理。 首次用反相乳液聚合工艺直接合成了具有较高ER活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盐的含水ER液,研究了影响该体系的屈服应力(τs)、漏电流密度(J)和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水分在含水ER液中的作用是协助产生可移动离子的观点,并用离子极化机理解释了实验现象。 首次通过α,ω-双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均聚或与甲基丙烯酸盐共聚,用反相悬浮聚合工艺成功地制备了有较高活性的含AB交联型聚醚类固体电解质的无水ER液。 研究了含聚苯胺(PAn)的ER液的性能及其与组成材料性能的关系。证实了“多粒子效应”和由于自由电荷在粒子间跃迁产生的“导电率效率”对ER效应有重要作用。指出ER液的电流主要是沿粒子链或柱状体进行传输的,并首次将电导的不同程跳跃模型推广到ER液中,较好地解释了ER液的电导行为。 用共混或接枝共聚等三种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An复合粒子。并用它们组成ER液,得到了E=2.8kV/mm时,τs高达16.3kPa,J仅为2.67μA/cm~2的高性能ER液。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核壳型复合粒子中的核与绝缘壳层间的相互作用和ER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98.
生物激素在凤型酒生产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龚士选  闫宗科 《酿酒》1995,(1):57-58
生物激素在凤型酒生产中的试验研究龚士选,闫宗科,刘乃笃,徐正仓(陕西西凤酒厂科研所)一目的意义白酒的发酵及其芳香和口味成份的形成过程,都是酶的催化作用的产物,其发酵机理极为复杂,特别是各种微量香味成份(主体香成份)的生成都按既定工艺条件,遵循一定的代...  相似文献   
99.
洁净技术从电子工业转向生物医学,由于知识领域的差异,形成了许多误区。因此,从事工业洁净化工程的人员就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设计和施工质量。特别是更要加强交叉学科的学习。 在生物医学洁净技术中,关于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的采样,确实出现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有的医院与施工单位在验收工程时发生矛盾;有的认为生物医学洁净室比工业洁净室简单;只要测一下空气尘粒即可,甚至觉得只要静态监测合格,就可放心使用了。上述现象说明对微生物采样缺乏应有的认识,现从五个方面介绍空气微生物采样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