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数理化   9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Sn0.5Ti0.5O2复合氧化物显示了优异的CO同时还原NO和SO2的催化性能. 350 ℃ 525 ppmvSO2/520 ppmvNO/2085 ppmvCO,空速3000 h-1时,可使NO转化率接近100%, SO2转化率达87%以上,二者选择性都接近100%.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 Sn-Ti复合氧化物首先是良好的CO+SO2还原催化剂, CO+SO2反应过程中形成了表面活性硫,它具有促进NO还原的性能;当没有CO存在时,表面活性硫物种能使NO接近100%分解,但很快失活,加入CO则可基本保持活性,但随着SO2的放出催化剂仍缓慢失活;当同时有SO2存在时,即同时脱硫脱硝,活性能稳定存在.瞬变应答实验进一步证明表面活性硫起了传递氧的作用,从而促进了NO+CO的反应.  相似文献   
32.
氧化锌脱硫中氢和氧的双气氛效应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热重法研究了氧化锌脱硫中氢氧的气氛效应以及氢氧共同存在下氧化锌脱硫的微观动力学行为。实验温区为200 ℃~320 ℃,氧化锌粒度为100目~120目。研究结果表明,在0%~40%的体积浓度范围内,氢可促进脱硫反应进行;氧则由于会引起氧化锌表面析硫使得脱硫过程随其浓度的变化复杂化。氢氧双气氛下,氧化锌脱硫动力学行为可用改良收缩核模型进行描述,表面反应活化能和固体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4.96 kJ/mol和46.77 kJ/mol。  相似文献   
33.
手性亚砜法合成粉 虫性信息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氯-2-戊酮(2)经四步反应制得(R)-(+)-4-甲基-3-戊烯基对甲苯基亚砜(6), 化合物6与乙醛进行不对称加成反应得手性醇(7), 7经兰尼镍还原性脱硫反应即合成出目标产物粉 虫性信息素(1), 其光学纯度可达45%。  相似文献   
34.
乐英红  孙渝  高滋 《化学学报》1998,56(7):649-654
制备了新型的结构排列无序的介孔分子筛KIT-1和负载Ni, Mo的KIT-1加氢脱硫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MoO3较易分散在KIT-1的表面,而NiO则容易在其表面形成小晶粒。与以MCM-41和NaY分子筛为载体的Ni, Mo催化剂相比, KIT-1负载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催化活性,因为KIT-1载体具有相互交错的三维孔道结构, 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 而不容易受孔道堵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杂原子Y分子筛的二次合成及其吸附脱硫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液-固相同晶取代反应制备了骨架含Ga的Y型分子筛, 并对其吸附脱硫性能进行了研究. 在室温, 空速为7 h−1的条件下, 镓化Y型分子筛([Ga]AlY)处理噻吩、四氢噻吩、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正壬烷溶液(硫含量500 μg•g−1), 每克吸附剂吸附硫的量分别为7.7、17.4、14.5 mg.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GGA)计算各分子中硫原子上的电荷数, 噻吩中硫原子的电荷数为−0.159, 而4,6-DMDBT和四氢噻吩分别为−0.214、0.298. 四氢噻吩和4, 6-DMDBT中硫原子上的电子密度大于噻吩中硫原子上的电子密度, 这就使得四氢噻吩和4,6-DMDBT中的硫原子与吸附位间的作用会远大于噻吩中的硫原子与吸附位间的作用, 吸附容量必然会大很多. 采用[Ga]AlY处理抚顺石油二厂的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299 μg•g−1), 每克吸附剂处理2.1 mL汽油时, 处理后汽油的硫含量为54.8 μg•g−1, 说明[Ga]AlY对汽油脱硫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吸附脱硫方法以其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合于深度脱硫、无污染等优点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活性炭、分子筛、金属氧化物和黏土材料等汽油脱硫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7.
MCM-41-HY复合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深度加氢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包覆型MCM-41-HY复合分子筛.采用XRD、N2气吸附和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CM-41-HY复合分子筛和MCM-41与H型Y沸石(HY)的机械混合物明显不同,在复合分子筛MCM-41-HY中,中孔相MCM-41附晶生长在HY沸石上,将HY包覆起来.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该材料担载Ni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结果表明,MCM-41-HY复合分子筛与MCM-41和HY的机械混合物担载Ni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相当,但MCM-41-HY复合分子筛担载NiMo催化剂的裂化活性较低.其裂化活性不同的原因在于其载体孔道结构和酸性位的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38.
用于流化床燃烧脱硫的石灰石的反应活性评价和测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用于燃煤流化床燃烧脱硫脱硫剂石灰石的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易于进行数学处理的石灰石硫盐化模型,得出了评价石灰石反应活性的两个指标-最大转化率和反应速率常数。研究方法除采用了传统的热天平法和鼓泡流化床外,还根据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特点,发展了提出了湍流床法和石英棉法,并进行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对不同反应活性温度技术进行了试验比较。  相似文献   
39.
陈兰菊  郭绍辉  赵地顺 《化学通报》2006,69(12):945-947
以负载氧化铜的氧化铝层析柱对催化裂化(FCC)汽油全馏分进行分离,使其中的烷烃、烯烃与芳烃、含硫化合物分离成极性不同的两组,含硫化合物在芳烃组分中得以分离富集。分离后对芳烃组分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氧化,脱硫率达72%。氧化后的芳烃组分与分离出来的烷烃、烯烃组分混兑,可使FCC汽油的总脱硫率达71·3%。  相似文献   
40.
用TRP技术研究了以全硅MCM-41(Si-MCM-41)和HNO3交换的全硅MCM-41(H-MCM-41)为载体制备的Ni-Mo、Co-Mo和Ni-W加氢脱硫(HDS)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并以0.8(wt)%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上述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反应性能。结果表明,Si-MCM-41经稀HNO3交换后,所担载的Ni-Mo和Ni-W催化剂还原性能、HDS活性和加氢活性有显著变化,但对Co-Mo催化剂影响不大。这说明在Ni-Mo/H-MCM-41和Ni-W/H-MCM-41中可能存在氢溢流现象,DBT的HDS活性与载体表面酸性和氢溢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